不同支承条件下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0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壳结构具有刚度大、自重轻、造型丰富美观,受力合理,覆盖面大,技术经济指标好的特点,是一种颇受国内外关注且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大跨度形式空间结构。近几年国内学者在网壳结构静动力性能及抗震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将下部的支承体系与上部的网壳结构分开考虑,以简支或固支边界来模拟网壳结构的支承情况,进行独立的力学性能计算。事实上,大多数网壳结构支承在底部框架上,地震荷载通过地面运动传给下部支承结构,而后由支承结构传给上部网壳屋盖。若不考虑下部支承结构的影响而只研究空间结构的抗震性能,将会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对考虑下部支承体系共同作用的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最近的参考文献,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考虑较为常用的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运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和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把网壳屋盖和下部支承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结构体系进行分析。首先建立模型,考虑三种支承条件:一种是前人常用的方法,将下部支承体系简化成固定铰支座;第二种是两纵端有人字形支承柱;第三种是一纵端固定山墙另一端人字形摇摆柱支承。考察这三种支承条件的网壳模型在三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并进行参数影响分析,重点研究几何参数(矢跨比、长宽比、跨度)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再将三种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下部支承体系对网壳屋盖的动力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两纵端支承会减弱结构Y、Z方向刚度,使这两个方向的动力反应增大,并且使起拱方向的杆件最大轴力增大;网壳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受高阶振型影响比较明显。对三种支承条件的网壳结构进行动力失效分析,考察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和破坏模式,通过对比发现固定铰支座结构的破坏模式属于强度破坏,而有支承柱网壳结构的破坏模式带有动力失稳的特征,属于动力失稳和强度破坏的结合,偏重于强度破坏。参考CR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运用SAP2000分析软件对网壳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对柱支承网壳结构进行简单、快捷的抗震性能评估。
其他文献
当前电子设备对电源性能提出了严苛要求,传统开关电源存在控制方法单一、电路结构复杂等缺点。数字控制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灵活的控制算法,易于后期检测和维护,且具有可移植性。为此,本文设计一款基于FPGA控制的数字开关电源。本文在深入研究数字电源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应用需求设计一款基于FPGA控制的BUCK型DC/DC变换器。首先确定了以功率级主拓扑和数字控制器组合的系统整体架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工程防灾减灾的重要研究领域。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其中地下空区作为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外部因素对边坡造成的破坏分为二种形式:边坡的滑动和边坡坡面的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过程中检测到的信号常存在高频信号成分,高频信号中含有丰富的局部放电信息。目前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采集数据采集间隔时间长,分析性能弱,因此急需将先进的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在线监测系统中,采集更多数据,从中提取更多有用的信息,逐步实现在监测中学习的目的。本文首先定义在线监测系统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为高频信号,随后介绍了发电机高频信号两级分析模型,即先进行高频信号特征分析,再选取特征信号进行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直流接地极是直流输电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在整个直流输电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经接地极散流的电流不断增大,接地极温升将更严重。目前国内外专
正如突如其米的疫情一样,我们总是生活在变化与不确定性当中,房地产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更决定了投资的难度只会更大,游戏规则会更复杂致力于持续发展的房地广产企业不仪要把握
期刊
采用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RC)构件疲劳性能以及耐久性是国内外土木建筑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在该类加固构件中,预应力FRP片材是直接粘贴于混凝土表面,加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