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IPF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2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肺纤维化大鼠VEGF、PI3K、AKT、HIF-1α蛋白的影响。方法:1临床证候学调查:查阅并参考IPF的相关文献,完成中医证候调查表的制定,通过调查表以问卷形式咨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诊断信息,分析得出临床上IPF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2动物实验:将128只(体重260±20g)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模型组、参七虫草组和泼尼松组,每组32只。适应性饲养3天后,空白组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予以假手术处理,余三组均用博来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参七虫草组和泼尼松组予以对应的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按生理盐水灌胃,疗程28天。各组分别于药物干预的第7、14、21和28天取材,行HE、Masson染色,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肺组织VEGF、PI3K、AKT、HIF-1α的蛋白表达。结果:1证候学调查符合入选标准的64例患者证候分布:气阴两虚证(29.69%,其中气阴两虚夹瘀证占17.19%)、痰热壅肺证(23.44%)、肺肾气虚证(15.63%)、痰湿阻肺证(12.50%)、肺气亏虚证(10.93%)、阴虚内热证(7.81%)。2.1 HE染色空白组大鼠肺泡结构基本正常,肺泡腔清晰,无渗出物,肺泡间隔未见明显增厚,未见胶原沉积。模型组大鼠第7天,肺泡腔内可看到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肺泡间隔较空白组增宽,部分间隔断裂。第14天,肺泡腔内可看到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较第7天增宽,肺间质内可看到成纤维细胞增生,并有少量的胶原沉积,有较多的新生血管存在,部分肺血管闭塞。第21天,肺泡内炎性细胞浸润较第14天减轻,胶原沉积较前加重。第28天,肺泡结构紊乱、融合,肺泡间隔进一步增宽,并有大量胶原沉积,炎症细胞明显减少,仍有灶性淋巴细胞增生。参七虫草组及泼尼松组:相同时间点两组的表现趋势与模型组相似,参七虫草组较泼尼松组程度略轻,两组程度都较模型组轻。2.2 Masson染色空白组大鼠气管壁和血管壁周围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第7天,气管壁和血管壁周围可看到明显的纤细的蓝色胶原纤维。第14天,蓝色胶原纤维较前增多,颜色较前增深,主要位于肺间质内。第28天,肺间质内可见大量且致密的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呈束条状或大片状分布,呈现明显的肺纤维化表现。参七虫草组及泼尼松组:相同时间点两组的表现趋势与模型组相似,参七虫草组较泼尼松组程度略轻,两组程度都较模型组轻。2.3 VEGF、PI3K、AKT、HIF-1α蛋白表达第7、14、21和28天,模型组的VEGF、PI3K、AKT、HIF-1α的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七虫草组和泼尼松组的VEGF、PI3K、AKT、HIF-1α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七虫草组和泼尼松组的VEGF、PI3K、AKT、HIF-1α蛋白表达相近,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4个时间点肺组织中VEGF、PI3K、AKT、HIF-1α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气阴两虚夹瘀证为IPF患者常见证候类型。2参七虫草方能够抑制肺纤维化大鼠的VEGF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血管新生。3益气养阴活血法通过抑制肺纤维化大鼠的PI3K/AKT/HIF-1α信号干预血管新生,一定程度上抑制肺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