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发展研究——以永安市为例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服务为切入点,从供需两方出发,了解永安市社区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的供给现状,探讨永安市开展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提出在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满足老年人看病养生养老需求。
  方法:本研究根据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1)对社区老年人、社区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老年人对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了解程度及态度;(2)对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社区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采用深入访谈法,从政策角度、供给角度了解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发展机遇、发展困境、计划和建议等;(3)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2检验分析基本情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合SWOT分析法从发展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角度进行分析。
  结果:需方:(1)超过一半的老年人(56.25%)倾向于居家社区养老,老年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平均月收入对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有影响(P<0.05);(2)95.67%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最多的是中医医疗保健,且有94%的老年人表示曾经接触过中医治疗方法。老年人的居住情况、日常起居照顾、收入来源、平均月收入、过去两周是否看病、接受中医治疗方法的频率、生病时倾向的就医方式对老年人接触过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影响(P<0.05);(3)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按重要程度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医“治未病”(1402分)、中医膳食指导(1065分)、中医慢性病护理(892分),并且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日常起居照顾、医疗保险、患病数量、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方式、平均每个月可接受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费用都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有影响(P<0.05);(4)老年人对传统中医的优势比较认可,普遍认为中医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少(63.46%)、价格便宜(48.32%)、中医历史悠久、值得信任(45.67%)、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好(29.57%);(5)大多数老年人(77.99%)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的总体评价较满意,但老年人普遍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存在相关专业人员缺乏(70.43%)、基本硬件设施不完善(69.95%)、服务项目少(56.49%)的问题。
  供方:(1)永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面广,分布布局较合理,交通便利;90.48%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提供中医药服务;100%的社区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工作年限大于10年,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且有96.15%的社区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对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表示支持并愿意提供相关服务。(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总体偏弱,主要表现在中医诊疗设备少、使用频率低、中医药服务项目少、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少、职称低,并且各机构中医药服务发展不平衡,还存在资金缺乏、城乡居民医保缺位、宣传途经单一、频率低等问题。
  结论:居家社区养老符合永安市社区老年人的养老观念、有利于整合资源、节约养老成本,且服务便利性、信任度和监督性强;中医药治疗针对性强、疗效优、毒副作用少、中医“治未病”思想契合社区预防为主的思路、中医药适宜技术群众基础好,且易于掌握与推广。但目前永安市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存在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项目少、中医药诊疗设施设备不齐全、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少、医保缺位、资金缺乏等问题,导致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同时,也存在着政府管理的条块式分割、配套政策落实困难、西医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占据强势地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信任、医患关系紧张等外部问题。在目前大量利好政策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迅速、居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需求增加、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信任,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发展:一是政府部门要提高对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设的重视,加强多方资源整合,强化监督力度;二是充实社区中医药卫生技术人才队伍,提高社区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并稳定社区中医药卫生技术人才队伍;三是加强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建设,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入手,充实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具体内容;四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多合作的投融资渠道;改善和充实社区硬件资源;五是完善医保目录,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六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七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其他文献
自从2015年我国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来,众创空间得以快速发展。大批初创型企业和团队选择入驻众创空间。相较于传统加速器和孵化器,众创空间不仅为空间使用者提供创业服务,还注重引导多方参与者进行资源分享。目前,联合办公是众创空间主要的形式,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联合办公作为平台型企业,为空间参与者搭建了资源共享、社群共建的平台,促进多方主体的价值共创。202
经费是大学赖以存在的基础和保障,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世界一流的经费。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方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但是其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着经费收支规模不高、收入结构呈二元化、支出结构不够合理、经费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科研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科研产出水平不仅能够反映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能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队伍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教育体系,必须不断创新授课形式,微视频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是非常典型的教学方法。笔者主要从微视频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和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微视频的特点,对以后物理教学的思考和实践,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科技的发展带来很多机遇和挑战,电子产品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改变着人们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被视为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全新探索,也是新时代下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的环节。通过组建行政审批局,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行政审批局将多个主体审批变为一个主体审批,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彻底改变“以批代管”的治理方式,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理清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本
学术资本转化的浪潮正在席卷西方大学,与此相比,我国大学的学术资本转化声势却显得颇为寂寥。在落实教育“奋进之笔”攻坚行动计划任务中,探索与发展高校学术资本转化机制和模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长久以来,我国大学恪守“内循环式”的科研创新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等学术资本转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充分,一直未能成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国际形势的
互联网信息技术迭代更新背景下,个人网络求助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慈善活动,成为推动我国网络慈善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个人网络求助活动的日渐增多,“诈捐”、“骗捐”等行为失范问题也不断涌现,并极大的伤害了社会公众的公益慈善热情,致使我国蓬勃发展的网络慈善事业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威胁。因此,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的诸多乱象亟待治理。  本文立足于我国网络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以个人网络求助行为失范为切入
目的:  研究生物医学论文在网络中的关注度,有助于提升论文的扩散效率,让更多的人获得、认识、理解和受惠于医学知识,最终实现生物医学论文的价值。目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生物医学论文扩散的主要途径。Altmetrics数据为论文在网络中的交流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旨在探索生物医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关注特征和关注度的影响因素,丰富生物医学论文网络扩散的理论,为论文获得更多的网络关注度提供指导。 
自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乃至之后一段时期最为关键的改革。做好改革五大任务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去产能工作,而去产能工作率先从钢铁和煤炭两大行业开始进行。近年来,大型国有、省属、市属的钢铁企业纷纷改革转型,在改革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的就是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因此可以说能否处理好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基层政
学位
北京和天津是我国首批开始施行社区矫正的城市,2003年7月,社区矫正正式成为我国犯罪管控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社区矫正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帮助罪犯更好的回归社会,且具有相当的福利性,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虽然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R市位于山东省东部,是一座沿海城市,本文选取R市作为调查的重点对象,对其基层社区矫正管理机制进行研究。我们发现,
学位
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完成了从“中国教育事业的补充”到“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的演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质量建设成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发展重心。十九大以来,中外合作办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  本研究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