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ianju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益生菌制剂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疗效的影响。以铋剂四联疗法为对照组,探讨不同菌种与Hp的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程度的相关性,从而筛选出优势益生菌株,为Hp根除治疗中益生菌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且经内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或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 breath test,14C-UBT)确诊Hp阳性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四联疗法组、益生菌组I、益生菌组II及益生菌组III四组。四联疗法组给予铋剂四联疗法(雷贝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g、枸橼酸铋钾0.6g,均为每日2次)。益生菌组I在铋剂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片2g,每日3次。益生菌组II在铋剂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首剂口服2.1g,之后每次1.05g,每日3次。益生菌组III在铋剂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500mg,每日2次。四组用药疗程均为10天。所有患者均需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14C-UBT,并记录Hp根除结果。分别在根除治疗前、疗程第10天和停药4周后三个时间点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的情况。对比不同组间在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程度上的差异。结果1一般情况:入组患者总共160例,失访3例,其中益生菌组II 2例,益生菌组III 1例。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p根除率:根据ITT分析四组根除率分别为:四联疗法组80.0%,益生菌组I 92.5%,益生菌组II 82.5%,益生菌组III 90.0%,四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4,P=0.310)。根据PP分析四组根除率分别为:四联疗法组80.0%,益生菌组I组92.5%,益生菌组II 86.8%,益生菌组III 92.3%,四组间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95,P=0.273)。3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治疗前评分为四联疗法组3.33±2.10,益生菌组I 3.53±1.83,益生菌组II 3.45±2.17,益生菌组III 3.36±1.71;治疗第10天时评分为四联疗法组0.85±0.92,益生菌组I 1.03±1.29,益生菌组II 1.26±1.57,益生菌组III 1.10±1.54;停药4周后评分为四联疗法组0.45±0.75,益生菌组I组0.35±0.77,益生菌组II 0.66±1.07,益生菌组III 0.62±0.90。将四组临床症状评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显示在治疗前、治疗第10天及停药4周后不同组间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9,P=0.596,P=0.376)。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后发现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处理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1);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7)。4不良反应发生率:四联疗法组50.0%,益生菌组I 17.5%,益生菌组II 26.3%,益生菌组III 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益生菌组I及益生菌组III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四联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6);四联疗法组与益生菌组II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2>0.008)。结论1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布拉氏酵母菌及双歧三联活菌较凝结芽孢杆菌效果更佳。2加用益生菌后Hp根除率均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美国心脏病协会最近提出了7项理想心血管指标(包括:不吸烟、正常体质量指数水平、积极体育锻炼、健康饮食、正常胆固醇水平、正常血压
Graves病(GD)是一种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之一.Graves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未明,与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易感性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
目的:了解糖耐量减低(IGT)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2型DM)患者,颈总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VEGF、sICAM-1的水平改变.探讨颈总动脉IMT、股动脉IMT与血清VEGF、sICAM-
背景与目的 许多感音神经性聋与免疫因素有关,但在临床工作中常不被重视。部分突聋、梅尼埃病、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颞骨创伤,以及一些伴发听力丧失的全身免疫性疾病都存在
神经元凋亡在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证实TNF-α、TNFRⅠ表达上调可调节神经元凋亡;但尚未得知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是否有某种内在因子调节TNF-
目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周期成熟卵母细胞的获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体内成熟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