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与药物控释中的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angshuang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癌症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有很多成熟的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等。但是这类方法在治疗癌症的同时也会造成正常细胞的严重损伤。癌症晚期患者癌细胞开始扩散,治愈十分渺茫。因此早期发现癌症成为了研究重点。肿瘤标志物的发现与检测对恶性肿瘤的早期确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有很多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但是生物相容性差,特异性不好成为主要问题。本文基于以上两个问题一方面设计了两种探针用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以实现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另一方面通过药物传递输送系统,构建了一个药物靶向输送模型,可以将特定的药物分子输送到靶细胞以及组织,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高稳定海胆状金纳米粒子检测细胞内的谷胱甘肽。制备了一种对谷胱甘肽(GSH)响应的海胆状金纳米粒子(SUL-AuNPs)探针。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Au种子的数量制备了三种不同尺寸的海胆状金纳米粒子。利用静电相互作用用罗丹明B(RB)修饰它们,得到RB-SUL-AuNPs。加入GSH后,GSH与RB-SUL-AuNPs之间的竞争反应导致RB分子从SUL-AuNPs脱落,从而根据在575 nm处荧光强度的变化,检测肝细胞和细胞提取物中的GSH,以达到对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目的。其中100 nm尺寸的SUL-AuNPs对GSH检测的灵敏度最高,线性范围为2-100μM,检测限为0.5μM。同时实验证明SUL-AuNPs具有很好的细胞膜穿透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基于ESIPT效应的荧光探针检测单胺氧化酶B。基于具备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的荧光染料2-(2’-羟基苯基)4(3H)喹唑啉酮(HPQ),通过引入MAO识别基团,构建了一种可以特异性检测MAO-B活性的P-MAO-1荧光探针。探针P-MAO-1与MAO-B反应后,识别基团脱落,释放HPQ,引起HPQ分子内质子转移,共轭结构发生改变,引起荧光信号的改变。在检测体系中,随着MAO-B浓度的增加,在365 nm的激发光激发下,P-MAO-1探针在455 nm处的最大荧光强度比空白样品增加了7倍。P-MAO-1探针检测MAO-B的最适pH=7.4,最适温度为37°C,同时P-MAO-1探针对MAO-B的检测有着良好的选择性。(3)基于核酸控释的介孔硅纳米材料作为阿霉素载体进行肿瘤靶向杀伤的研究。基于药物传递系统构建了MSN@Dox@DNA药物靶向输送模型。首先将阿霉素(Dox)填充到MSN载体中,构建载药平台MSN@Dox;随后用DNA对MSN@Dox表面进行包裹构建MSN@Dox@DNA。MSN@Dox@DNA表面的适配体特异性识别癌细胞,引物DNA被细胞中的端粒酶延伸并从MSN@Dox的表面脱落,释放Dox。Dox对DNA转录翻译与复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进而诱导癌细胞的凋亡。虽然Dox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药物,但是通过对MSN的修饰使其可以靶向杀伤肿瘤细胞。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在本院参与宫颈癌筛查的1185例患者的宫颈细胞学标本,每例标本
研究背景肺癌是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中85%左右,在其中占比最高。转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是NSCLC恶性进展的重要表现。低氧作为实体瘤的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工业监控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工业监控系统中,基于现场总线和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工业监控技术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是,由于上述监
《诗》是秦代焚书的重点对象,但秦代焚书并未对《诗》本产生毁灭性打击,《诗》本“以其讽诵”而得全。因焚书而毁灭的大多是战国时期的《诗》学著作,而非《诗》本。汉初学者凭记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论述了角色扮演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来优化角色扮演策略,从而最终使英语教学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针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对压实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研究。先介绍了影响压实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施工材料含水量、土壤分层厚度等,再对当前公路工程路
<正>8月23日,2019年全国台联第十六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电商创业研习营在北京开营。来自台湾的近100名从事电商创业就业的青年、在校大学生和来自甘肃榆中的30余位青年志愿
基于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门槛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1)研发投入强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
随着互联网+思想内涵的解读和发展,众创团队簇式创新正在成为创新2.0时代下整合资源优势、驱动创新发展、完善创业生态的重要创新形式。同时,众创团队簇的网络化协同特征也成为集结内外部创新资源、挖掘潜在协同创新能力、拓展团队簇创新边界的研究重点。但在众创团队簇协作创新发展过程中,众创空间面临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单一、兼并重组潮愈演愈烈的情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团队合作创新中缺乏有效整合差异松散型
目的探讨一种从切片图像反求建模的方法,并对人皮质骨微管道三维结构行形态观察.方法采用人桡骨中段为研究对象,经过预处理、脱水、包埋,利用连续切片技术,经图像处理反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