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对建筑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提高住宅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途径。从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来看,通过建筑体系标准化、技术应用集成化建造的住宅,既能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又能提高住宅的综合性能。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可持续理念,是实现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重要途径。资料表明,住宅的预制率达37%时,可节约用水36%,垃圾减少83%,材料损耗减少60%,节约用电31%以上,节能50%以上。因此,提高工业住宅化和现代化已成为我国住宅发展的的必由之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已然成为未来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根据预制外墙板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针对沈阳地铁·丽水新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外墙板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预制墙板与内侧剪力墙之间由保温填充材料改为混凝土浇筑,致使预制墙板对整体结构的约束增强、刚度增大,导致结构自振周期需要折减。因此,采用PKPM中的SATWE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再利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对预制模板结构模型进行弹塑性静力分析,验证主体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针对预制外墙挂板作为预制混凝土模板(以下简称预制模板)进行使用,以及实际施工时,上下齿口完全脱离,齿口处采用水泥砂浆抹平,无法实现面外限位,造成外挂板面外受力方式完全改变,同时由于墙体现浇混凝土的侧向压力,使得外挂板在面外方向胀模,影响外挂板的结构安全。因此,利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对外墙模板在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受力分析,提出外墙板的补强方案。对装配式夹心保温外墙板而言,连接件是最重要的重要的部分之一。为进一步对预制外墙板的深入研究,本文针对以3600×3000(包含开窗1500×1800)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为基础,采用纤维筋作为连接件,利用ABAQUS建立计算模型对其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验证不同形式的纤维筋连接件能够满足受力要求,并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为新型连接件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解决工程实际应用上的技术难题,进而为进一步推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