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室环境表面菌群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口腔诊室环境表面是微生物的储存库,大量致病微生物可通过交叉感染影响人体健康。由于临床操作的开放性和侵袭性等特点,增加了口腔诊疗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口腔诊室环境表面的感染防控问题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口腔诊室微生物群落特征与诊疗活动、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但这些微生物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情况尚未得到充分探索,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讨口腔诊室环境表面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随时间变化趋势。目的:分析口腔诊室在不同使用时间的环境表面样本微生物多样性特征,揭示菌群随时间变化趋势及群落结构差异特点,探索诊室环境表面不同位点微生物演变规律,进而评估诊室环境表面微生物致病风险,为进一步完善口腔诊室环境表面微生物监测及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三间新装修的口腔内科诊室环境表面进行采样,包括诊室投入使用前(T0)、使用3个月(T1)及使用6个月(T2)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采集样本27个,共收集81个样本。利用扩增子测序(16S r RNA)揭示环境表面细菌群落组成特点,分析群落结构时间变化趋势;同时借助具有高物种分辨率的简化宏基因组测序技术(2b RAD-M),基于种水平探讨样本中细菌、真菌、古菌的组成特点,并进一步验证环境表面微生物群落时间变化趋势。结果:(1)口腔诊室不同使用时间环境表面微生物注释发现:诊室投入使用不同时间环境表面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较稳定(p>0.05),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为主;在优势菌属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随着诊室使用时间延长表现出显著逐步降低的趋势(p<0.05),而螺旋菌科NK4A136菌属(Lachnospiraceae NK4A136)和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的相对丰度仅在诊室使用6月时显著增加(p<0.05);在物种水平,同时发现了细菌、真菌、古菌的存在,以细菌为主,其相对丰度达99%以上。(2)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分析发现:随着诊室投入使用时间的延长,环境表面菌群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均显著增加(p<0.05);诊室投入使用后(T1、T2)较使用前(T0)环境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更为相似(p<0.05)。(3)诊室环境表面致病菌风险评估发现:总体条件致病菌指数(Microbial index of pathogenic bacteria,MIP)随着诊室投入使用时间的延长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但与五官系统疾病相关的MIP值显著增加(p<0.05)。与医院感染相关的11种致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相对丰度最高,且在所有环境表面样本中均检测到了铜绿假单胞菌。(4)口腔诊室环境表面各位点微生物转化网络分析发现:不同位点的菌群具有特定的关联和演化模式,综合治疗台靠背最有可能与其他位点实现菌群相互转化,而治疗台痰盂与其他位点进行菌群交换的可能性最小。结论:(1)口腔诊室环境表面呈现出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2)诊室投入使用时间是影响环境表面微生物组成的重要因素,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受诊室使用时间的显著影响。(3)致病菌在口腔诊室环境表面持续存在,具有潜在交叉感染风险。(4)口腔诊室各位点微生物之间存在独特的演化与互作模式。
其他文献
背景:随着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种植成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上颌前牙区,不仅要达到长期稳定的骨结合,还需要满足人们对美学的要求。即刻种植具有不损伤邻牙、治疗周期短、能全程维持患者美观等诸多优势。影响即刻种植成功的因素主要有唇侧骨壁厚度、患者牙龈生物型及种植体直径的选择,通常情况下植体颊侧骨壁厚度及牙龈生物型无法改变,因此理想的种植位置成为美学区即刻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的完成即刻种植,减
学位
目的:通过对骨性III类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上下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测量分析,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与骨性III类错畸形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相关性,为骨性III类患者个性化矫治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以期获得理想且稳定的咬合关系。方法:选择在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按照垂直骨面型分为低角、均角、高角各选取30例作为实验组,收集从沈阳药科大学550名大学生志
学位
背景:慢性根尖周炎(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CAP)是由于根管内长期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根尖部分产生慢性炎症性病变反应,部分正常组织被炎性肉芽组织所取代,牙槽骨出现吸收与破坏。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兼具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参与,骨质破坏的同时,也存在新骨的形成。外泌素糖基转移酶1(Exostosin-1,EXT1)作为EXT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遗传功能,在细胞中广泛表
学位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CS)是临床上常见的颈部退行性疾病,目前治疗CS的方法比较多,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温通刮痧是非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新型中医外治法,因其操作简单、经济方便、疗效确切,在临床上的运用逐渐成熟。但因温通刮痧是艾灸和刮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慢慢发展的,存在运用的时间不长、治疗方式不统一、临床操作不规范等局限。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和归纳
期刊
目的:上颌前牙美学区骨增量不仅需要恢复患者种植体植入的基本牙槽骨骨量(高度和宽度),同时需注重恢复患者前牙区牙槽嵴骨弓轮廓,这对前牙美学区骨增量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现阶段临床上通常用来进行骨增量的支架材料在骨弓轮廓的恢复方面并不理想,而3D打印个性化钛网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架材料,已初步在种植骨增量中得到临床应用,但是对于上前牙区骨轮廓的恢复效果鲜有报道,因此,本课题拟从恢复前牙区骨轮廓效果以及
学位
目的:口腔内生态环境复杂、微生物数量庞大,且与鼻咽部、呼吸道相通,手术等侵入性操作易导致口腔菌群失调,术后感染成为主要并发症之一。抗菌性含漱液具有维护口腔卫生、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目前常用的种类有聚维酮碘含漱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等,而其效果的差异性有待评估。本实验对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术后使用以上三种含漱液,评价其维护口腔卫生效果的差异性,为口腔围手术期含漱液的选择提供
学位
田林县在成为芒果新产区后,芒果产业迅速发展,芒果栽培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文章介绍了田林县芒果产业的现状,分析了田林县种植晚熟芒果的优势与条件,总结了优质晚熟芒果栽培技术要点。
期刊
背景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OLP的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免疫性疾病,影响宿主免疫功能的遗传因素在OLP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已经报道了很多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OLP的易感性相关,比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
学位
压电陶瓷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汽车领域中,压电陶瓷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压电陶瓷在汽车传感器、振动控制、发动机点火系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其在汽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