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证明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为临床寻找一种有效、快捷、适于推广应用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
方法:将符合本课题标准的30例患者,通过简单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电针组16例,普通针刺组14例。电针组采用主穴:天枢(双侧)、上巨虚(双侧),配穴:热秘证:合谷(双侧)、曲池(双侧);气秘证:气海;虚秘证:脾俞(双侧);冷秘证:关元,采用规格为0.30×40mm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手法:热秘证:天枢、上巨虚、合谷、曲池采用泻法;气秘证:天枢、上巨虚、气海采用平补平泻法;虚秘证:天枢、上巨虚、脾俞采用补法;冷秘证:天枢、上巨虚、关元采用补法。分别在同侧的天枢、上巨虚上加上电针(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200A),采用疏密波,频率采用2/30HZ,强度以病人耐受的范围,留针30钟,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观察治疗4周。普通针刺组采用的主穴和配穴与电针组相同,而操作方法则不在双侧天枢和上巨虚上加电针,余相同。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频次,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便的时间,并统计分析。
结果:电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治疗功能性便秘都有较好的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自主排便频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评分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电针组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可能优于普通针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