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低固形物连续蒸煮系统应用广泛,我国已引进包括湖南泰格林纸骏泰浆厂等多条低固形物连续蒸煮生产线。但国内大多数企业只是照搬国外技术,并未因地制宜就低固形物连续蒸煮历程、工艺及质量管理控制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对桉木低固形物连续蒸煮的模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桉木为原料,模拟低固形物连续蒸煮,结合工厂实际(目标卡伯值16-18,残碱控制6-8g/L),对桉木低固形物连续蒸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了桉木低固形物连续蒸煮历程,并与传统蒸煮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根据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反应动力学及低固形物连续蒸煮机理推导出低固形物连续蒸煮过程制浆卡伯值控制数学模型:Ka=A-BlnH-Cln[OH-]d-Dln[HS-],研究了H-因子,过程平均有效碱浓和初始硫化度与蒸煮终点纸浆卡伯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实验室模拟桉木低固形物连续蒸煮与间歇蒸煮具有相似的蒸煮历程,脱木素过程主要分3个阶段:阶段1,升温至135℃,属于初期脱木素阶段,脱除率为15.45%;阶段2,温度由135℃升到155℃,保温45min,属于大量脱木素阶段,脱除率为75.53%;阶段3,155℃下保温45min至终点,属于残余脱木素阶段,木素脱除率6.10%。蒸煮终点时,分别溶出97.08%的木素,33.34%的综纤维素及49.43%的聚戊糖。实验室模拟低固形物连续蒸煮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片汽蒸时间30min,分段加碱比例55%:45%,蒸煮最佳用碱量21%(NaOH计),上抽提温度135℃,H因子1200-1300。在此工艺条件下,能够获得较好指标的纸浆。低固形物蒸煮过程脱木素数学模型的研究,主要是从大量脱木素阶段进行的,采用了脱木素动力学指数模型:-(dL)/(dt)=K’L~a [OH~-][HS~-]结合低固形物连续蒸煮机理推导出低固形物连续蒸煮过程制浆卡伯值控制数学模型:Ka=A-BlnH-Cln[OH-]d-Dln[HS-],同时研究H-因子,过程平均有效碱浓和初始硫化度与蒸煮终点纸浆卡伯值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线性拟合求得常系数A(119.71),B(5.214),C(17.550),D(6.389)。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对桉木低固形物连续蒸煮纸浆卡伯值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其线性相关系数R~2=0.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