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六》杂志编辑思想评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ans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拜六》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一份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都市文艺周刊。它诞生于民国初期的上海,前后共出版两百期,前百期自 1914 年 6 月 6 日始,至 1916年 4 月 29 日第 100 期停刊;1921 年 3 月 19 日复刊,至 1923 年 2 月 10 日第 200期终刊。《礼拜六》在民初风行一时,影响甚大,销量达到“两万份”,这与其提倡娱乐性、休闲性的办刊理念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该杂志因为其思想内容方面的游戏性、趣味性等“落后因素”而遭人非议,对其研究也多停留在内容的批判上。但是客观来说,《礼拜六》杂志能够成为民初都市休闲期刊的代表,不能不说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特别是其编辑思想方面的某些创新更值得我们今天的同类杂志学习借鉴。 《礼拜六》是在新兴的商业化都市——上海诞生的,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文人心态的转变为杂志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本文对《礼拜六》杂志编辑模式的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即准确的受众定位,耐人寻味的刊名,贴近市民心态的内容以及精心设计的形式编排。具体说来,一、《礼拜六》将其读者定位为上海这个大都市中一群收入稳定、文化程度较高、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多有闲暇的市民阶层;二、“礼拜六”这一刊名不仅提示了刊物出版的时间、周期,也暗含了杂志的休闲意味;三、杂志内容既追求趣味性,也追求“警世觉民”的效果;四、在形式编排方面,杂志的封面、铜版照片、多式样的栏目设置等都反映出“常变求新”是杂志编辑追求的目标。 《礼拜六》编辑模式的研究对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类期刊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一、刊物要有一个强大的编撰队伍来支撑,这是办好刊物的根本条件;二、要重视研究读者的接受心理,这是办好刊物的成功之道;三、要借助巧妙的商业化运作,这是办好刊物的重要手段。当然,《礼拜六》杂志给我们的启示是双重的,它忽视社会大环境、单纯迎合市民读者需要的某些做法使杂志失之于“轻”、“俗”,这也正是《礼拜六》遭后人诟病的原因所在。
其他文献
雷达图像显示终端是航海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计算机的雷达显示系统具备良好的通用性与灵活性,可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
<正> 孕育华夏文明绵远悠长,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淘洗出银光灿烂的中国文化,使之成为世界六大独立发展的古老文化体系之一,东方文化也因之形成。中医中药就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
期刊
随着信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途径和方式更宽,阅读内容出现多样化。图书馆作为阅读重要场所之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如何做好读者阅读推广工作,为师
目的了解河北省唐山市滦县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测,对2006-2014年发生的137例布鲁氏菌病患者、密切
谭盾电影音乐具有民族化与国际化融合的趋势,他将著名的"1+1=1"理论娴熟地运用于电影音乐创作之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成功地推介出《英雄》《夜宴》《卧虎藏龙》等一系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装饰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装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一现象加剧了装饰企业
<正>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殿堂里,戏剧艺术占据了重要一隅。在戏剧艺术中,戏剧人物的服装艺术同样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艺术积淀,是戏剧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
理解司马迁隐藏在人物传记背后的情感和价值观是《史记》批判性阅读的重要内容。准确客观地解读离不开证据的支撑。文本是重要的证据,作者其人、《史记》中的其他篇章以及前
目的:观察甲钴胺防治长春新碱神经毒性的近期疗效。方法:入选54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化疗方案均为含长春新碱1 mg/m2的化疗方案,21 d为1周期。A组(试验组)采用甲钴胺+
本文简要回顾了著作权法的发展历史,认为著作权法始终处于对科学技术的挑战与应战的过程中。科技的发展给法律带来了无尽的挑战,技术始终是促进版权制度发展的催化剂,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