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榖梁传》并称《春秋》三传,是书所载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十三经”之一,也是我国最早且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一直以来都为世所重。与此同时,二十世纪是我国考古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甲骨卜辞、商周彝器、先秦两汉简牍帛书、镌铭石刻、瓦当、钱币等考古资料层出不穷。这些出土文献具有未经他人篡改、删削,古籍重叠构成简单等特点,可作为训诂、校勘的新材料,对《左传》本文及注解进行补正,从而解决一些聚讼已久的学术问题。 有鉴於此,本文以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为基本方法,同时藉助文字学、人类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利用现存的先秦两汉包括甲骨卜辞、商周铜器、先秦两汉简牍帛书等在内的出土文献对《左传》进行文本研究。本文以鲁国十二公为序,以官职、国家、物品等名物解释为重点,偶涉校勘、训诂,对往圣旧说或补充材料,或订正讹误,偶尔提出新解,以期更好的解读《左传》本文,为新时代的《左传》研究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