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或肥胖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随之出现的肥胖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探索有效、安全的体重管理方法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和学者的研究热点。尽管治疗肥胖的方法有很多,但目前认为生活方式干预是体重管理最为关键、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传统的生活方式干预局限于医院专科医师面诊指导,患者走出医院后很难继续获得相应的专业支持,其坚持治疗的依从性和执行力均不足,严重影响了减重治疗的治疗效果。随着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加快了人们的信息交流。近年来,我院内分泌、科开设了肥胖门诊,利用互联网开展团队式体重强化管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肥胖门诊开展以来的病例资料,以期总结经验,促进未来工作的开展。目的1.评估不同时间的“互联网+团队式体重强化管理”对超重/肥胖患者的人体参数及内分泌代谢的影响。2.评估体重强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等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3.评价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或艾塞那肽治疗,对超重/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体参数及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肥胖门诊并接受了体重强化管理的超重/肥胖患者246例,资料完整、依从性达80%以上的有160例,年龄为18~65岁,根据患者参加减重管理时间分为3组,包括A组(减重1个月)、B组(减重2个月)和C组(减重3个月)。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在干预前后测定人体参数(体重、腰围、臀围)、人体成分(体脂率、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肌肉量等)、糖脂代谢水平、胰岛素水平、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炎症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酸,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在干预前后测定睾酮,糖尿病患者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月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并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肝功异常的发生率。使用SPSS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干预前后上述参数的改变。然后从进行了2~3月体重强化管理的患者中筛选年龄在20~40岁的PCOS女性患者,作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intensive lifestyle intervention,ILI)组;另于内分泌科前期研究(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IIR-16008084)中随机选取50例年龄、初始BMI匹配的经艾塞那肽(exenatide)治疗3个月的超重/肥胖PCOS患者作为对照组(艾塞那肽组,EXE组),治疗前后测定体重、腰围、胰岛素水平、糖脂代谢水平、肝肾功能、炎症水平以及尿酸、睾酮水平,计算BMI、HOMA-IR以及ISI,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及两组间对上述的人体参数和内分泌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1.与干预前对比,不同时间的超重/肥胖患者干预后的体重、BMI、腰围、体脂率、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均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空腹胰岛素、餐后两小时胰岛素、HOMA-IR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ISI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A组、B组干预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P<0.05),C组干预后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而干预前后的总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三组患者干预后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63.3%的患者通过一个月的体重干预能减轻初始体重的5%以上;干预2个月基本能达到此目标,超过一半患者减轻最初体重的10%以上;干预3个月全部患者可减轻5%初始体重以上,接近一半患者能减轻初始体重的15%以上。通过短期体重强化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平均下降初始体重的8.31±4.79%,干预后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由干预前的47.7%上升至干预后的93.2%,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患者中经体重干预后50.0%转变为正常糖耐量,45.5%患者转变为糖耐量异常。干预后的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肝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2.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或艾塞那肽治疗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ILI组)体重平均下降10.02±3.06 kg,艾塞那肽组(EXE组)的体重平均下降6.15±2.28 kg,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BMI、腰围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HOMA-IR较干预前显著下降,ISI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均P<0.05);EXE组空腹血糖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ISI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对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ISI的改善效果较艾塞那肽组明显(P<0.05),两组间对2hPBG、2hINS的改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基线水平显著降低(P<0.05),ILI组对甘油三酯的改善效果较EXE组更好,而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改善效果相当。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尿酸水平较基线时显著下降(P<0.05),ILI组对尿酸的改善效果较EXE组好。两组治疗后的睾酮水平较基线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对睾酮的改善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在“互联网+团队式体重强化管理”模式下,短期内不同时间的干预都能显著降低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以及降低体脂肪率、体脂肪量和内脏脂肪面积。2.经过1个月的体重强化管理,63.3%的患者能减轻具有临床意义的初始体重5%以上的目标,干预2个月超过一半的患者能减轻最初体重的10%以上;干预3个月后全部患者能达到减轻初始体重的5%以上,接近一半的患者能减轻初始体重的15%以上。3.短期的体重强化管理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水平、糖脂代谢紊乱、肝功能以及尿酸水平,从而明显降低了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肥胖并发症的发生,93.2%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血糖达标,45.5%实现逆转至IGT状态,50.0%逆转至NGT状态。4.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或艾塞那肽治疗均可降低超重/肥胖PCOS患者的体重、体质量指数和改善中心性肥胖。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更有效地控制空腹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效果优于艾塞那肽治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或塞那肽治疗均能降低睾酮、改善炎症状态,两者的治疗效果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