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中的业务协同需求分析提出信息资源共享需求,明确共享的信息内容、业务环节、机构范围等,并结合北京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共享的策略建议。研究内容1.北京市分级诊疗业务协同需求分析。结合北京市分级诊疗的总体发展情况,提出业务协同的总体需求,并对每—项需求中各机构之间存在的业务协同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包括业务协同的内容、合作环节、机构承担的角色。2.北京市分级诊疗信息共享需求分析。在已建立的各项业务协同工作域内根据机构因职能而产生的跨业务、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服务需求,明确数据交换内容与涉及的机构范围。3.北京市分级诊疗信息共享现状分析。对北京市分级诊疗中的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共享现状进行分析,并与信息共享需求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4.提出北京市分级诊疗中信息资源共享的策略。针对目前北京市分级诊疗中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结合北京市发展现状,提出信息共享实现的策略。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问卷调查、文献与网站调研了解北京市分级诊疗业务及信息共享现状。以信息工程方法论为指导,按照从业务需求分析到信息需求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在对业务协同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项信息支撑和并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其中在业务需求分析中采取“职能区域→业务过程→业务活动”的步骤逐步构建分级诊疗业务协同模型。以业务需求为基础,通过文献调研、深入访谈梳理和修正信息共享需求,并提出信息共享策略。研究结果一、北京市分级诊疗业务协同需求分析业务协同的具体需求包括:医疗协同服务领域中包括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慢病管理3个职能域,业务协同监管包括卫生资源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两个职能域,运行保障包括政策体系建立和法律规范建立两个职能域,并对各职能域中的业务过程、业务活动及各项业务活动涉及的不同机构承担的职责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机构之间具有业务协同关系的业务环节,为信息共享需求分析奠定了基础。二、北京市分级诊疗信息共享需求分析1、梳理了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中各组织机构在业务实施中产生的信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产生居民健康档案、医疗协同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医院主要存储诊疗信息和综合管理信息,政府部门产生相关统计评价信息、业务指导等决策信息。并从信息的类型、支撑业务和使用机构出发,构建了总体信息资源逻辑架构。2、分级诊疗中信息共享需求。根据各项协同业务的具体内容及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不同业务环节中所需共享的主要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来源和去向,建立了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关系图。三、北京市分级诊疗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分析1、以建立的信息资源逻辑架构为依据,对北京市分级诊疗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基础资源库建设较好;业务资源库中缺乏协同医疗服务个案信息的整合及其统计评价信息;共享资源库中缺乏服务于分级诊疗相关业务监管的信息。2、信息资源共享现状与共享需求的对比分析。通过对北京市分级诊疗中的信息共享现状分析及其与信息共享需求的对比,发现北京市各医疗机构间协同服务中的信息共享水平差距较大,尚未建立完善的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业务指导机制,同一患者的协同服务信息分布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缺乏整合,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大多信息共享为单向的信息采集,缺乏信息反馈机制,降低了信息共享的价值。四、北京市分级诊疗中的信息共享实现策略针对目前北京市分级诊疗中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结合北京市发展现状,提出了信息共享策略。包括建立全市统一的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医疗协同服务中的业务指导机制,统一患者标识符和加强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完善信息采集与共享的内容与范围,面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共享服务。研究结论分级诊疗中的信息共享需求应从业务领域、机构类别、信息内容三个维度构建,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医疗机构之间服务于医疗协同服务的诊疗信息、健康档案信息、业务指导信息的共享;二是医疗机构与基层管理机构之间的医疗协同服务、卫生资源个案信息的上报与统计评价信息的反馈以及基层管理机构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统计评价信息与决策信息的共享;三是不同决策部门之间在进行政策规范制定时行业发展需求和决策信息的共享。针对北京市分级诊疗中的信息共享现状与信息共享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为满足信息共享需求,本研究认为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建设的统一规划;完善医疗协同服务的业务指导机制;实现患者全生命周期服务记录的整合;针对目前缺乏的业务信息,完善信息采集与共享的内容及范围;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共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