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和皮质醇改善腕管综合征的比较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guang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比较电针和皮质醇对改善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并评价在改善神经传导研究方面的有效性,探讨电针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机制。研究方法:77名患者中,共有66例知情同意并符合腕管综合征纳入标准,随机分为皮质醇组和电针组,每组各33名患者,最终完成临床实验并取得有效数据的患者每组各26例。(1)皮质醇组。泼尼松龙5mg/d,给药4周(n=26)。(2)电针组,在4周内治疗12次(n=26)。并采用标准问卷作为治疗评价,其中自觉症状程度分级从1(无症状)到5(非常严重),总分称作全球症状评分。患者在治疗前基线和治疗结束后一周分别完成标准问卷,问卷积分的改变用来分析和评价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基线和治疗结束后一周同样进行神经传导测试,来观察治疗前后是否有改善。本研究中主要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研究结果:77名患者中,66例知情同意并符合纳入标准,最终完成实验取得有效数据的患者每组各26例。问卷总分评价显示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电针组对于症状积分的改善好于皮质醇组,尤其在夜间苏醒症状方面。除了皮质醇组的CM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外,患者其他神经传导研究指标无明显改善。电针由于只有极其轻微的不良反应,临床依从性很好。研究结论:对于轻中度的腕管综合征,短期的电针治疗和短期低剂量的泼尼松龙具有同样疗效。电针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机制不只是改善大神经的传导性。对于不能忍受口服类固醇药物,或对口服类固醇有禁忌症的患者,还有不愿选择早期手术的患者,针灸是一种替代的选择。
其他文献
<正>记者:黄主任您好,近年来您一直从事网络安全立法研究,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请您介绍一下当前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形势。黄道丽:近年来,
甘薯属重要的粮食作物,适应性强,可在难以耕作的山丘或干旱瘠薄的土地上生长并实现高产,其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甚至高于全国粮食作物。当前,我国农业亟待从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型农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建立大黄酸在小鼠后肢骨中药物浓度快速HPLC测定方法,初步考察大黄酸的趋骨性。方法:后肢骨样品经冷冻、粉碎、匀浆、去蛋白和有机溶剂提取处理后,RP-HPLC进行分析。采用Phe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建立佛椒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佛椒酊中佛手、花椒及白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欧前胡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佛手、花椒、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