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锂系锂离子电池的研制与气胀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锂(Li4Ti5O12)负极活性材料被称为“零应变材料”,具有高安全性、长寿命、工作温度宽及快速充放电特性,在混合电动汽车及储能电池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但是Li4Ti5O12的本征电子电导率极低,特别是电池在活化和循环中存在气胀现象,是其商品化进程的最大瓶颈。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化学镀铜的方法提高其电子电导率,制备了18650及42120圆柱电池,并分析了导致这些电池循环中容量衰减的原因;研究了不同正极材料的Li4Ti5O12系电池在循环中的产气规律,提出了可能的产气机理和抑制电池气胀的方法;将实际制得的42120电池进行了成组设计,并用于光伏储能电池系统。  用化学镀的方法在Li4Ti5O12表面包覆2-4nm厚的Cu层;表面Cu层不影响Li4Ti5O12的本体结构,d50为0.79μm的Li4Ti5O12粉末的电子电导率从3.03×10-10S/cm提高至7.15×10-10S/cm; Li4Ti5O12/Cu降低电荷转移阻抗,提高了电池放电的倍率性能,降低了体系产热量,减小了Li4Ti5O12和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抑制了界面副反应,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在25℃、3C、8000次循环后,18650型电池容量保持率由78.4%提高至89.7%。  设计并制备了圆柱电池的内压测试装置,研究了正极分别为LiCoO2、LiMn2O4和Li(Niu3Co1/3Mn1/3)O2的18650型Li4Ti5O12系电池在活化和循环中的内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池在活化过程中内压明显增加,在循环中缓慢增加并最终达到稳定;电池在充放电中,充电时内压稳定或略微下降,放电时内压升高。通过SEM、TEM、FIB、AFM分析不同状态下的Li4Ti5O12电极表面,认为电池的气胀和不同电位下固液相界面上的副反应密切相关:Li4Ti5O12电位高于1.55V(vs.Li+/Li,下同)时,有机溶剂分解生成CO2、CO和小分子有机气体,Li4Ti5O12电位低于1.50V时CO2被进一步还原为CO,并伴有Li2CO3的生成。首次嵌脱锂过程形成的SEI膜不完整,不能完全抑制电解液在Li4Ti5O12表面的进一步分解产气。随着循环的进行,Li4Ti5O12表面的SEI膜逐渐生长并致密化,厚度约为23~27nm时,可抑制气体的进一步产生。  在对Li4Ti5O12的气胀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表面包覆、调节正负极容量设计比、优化电解液组分几方面探讨了抑制该电池气胀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加入2%的LiBOB盐作为添加剂可以在Li4Ti5O12表面均匀沉积其分解产物,较好地阻隔了 Li4Ti5O12和电解液的接触,其抑制电池产气效果最佳。  设计、制作了端面集流结构的42120-10Ah功率型Li4Ti5O12/Li(Ni1/3Co1/3Mn1/3)O2电池。电池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功率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该42120单体电池在45℃、3C下循环6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9.8%。分析认为,3000次循环后,负极与正极体积膨胀的不匹配,导致循环后Li4Ti5O12与铝集流体之间出现分离,从而引起负极欧姆极化增大,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在正负极容量设计比不同时,正极活性物质实际充放电深度的差异,是导致电池循环中容量保持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将制备的单体电池组成25.3V、40Ah电池组,作为太阳能电池组储能组件。系统在20~90%SOC范围内运行良好,已不间断工作16多个月,为负载供电持续可靠。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了以MoNiSi和CoMoSi金属硅化物为增强相的镍基和钴基高温耐磨、抗氧化复合材料涂层.利用OM、SEM、TEM、XRD等手段分析
该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纳米GaSb半导体颗粒膜的Raman及荧光特性、TiO-Mn(Co)-TiO三明治薄膜的磁学及光学性质及MgAlB新型超导体的结构和物性.一、对纳米GaSb颗粒膜的Raman特征作
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备精细化学品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功能材料,实现了生物质的高效催化转化。  第一,设计了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LMO),包括层状钽钨酸、层状
该文使用基于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DVM),对晶界偏析现象和金属氢化物的储氢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在Rice-Wang热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DVM方法,研究了间隙
【摘要】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程
我省氮化肥用量增长很快,但不少地方反映滥施氮化肥,养分效益下降。因此考察不同地区的氮化肥效益,对于指导我省化肥的生产、分配和施用,很有必要。通过田间试验,评价施氮的
随着全球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纷纷发展新能源,其中太阳能因其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在世界各
氮素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是植物的主要肥料。1974年斯盖涅.K.J作了一个估计,全球每年的生物固氮量为1.75亿吨,其中,耕地土壤生物固氮量为4,400万吨,超过了目前每年施入土
该文所研究的课题是根据抚顺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连轧生产线的实际生产需要提出来的,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一部分.为了开发出适用于引进机组的控制轧制与控制
1978年浙江省青田县北山公社白岩大队甘薯蔓割病株死亡率达25%。1979年用托布津液浸甘薯苗防治,效果良好。方法是:用50%托布津,两加水1斤,浸甘薯苗(或藤)5分钟,凉干扦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