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结构设计理论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xiy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的边坡支护结构,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工程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相对其他的支护体系而言,其设计计算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理论成果远远滞后于工程应用。本文以重庆渝北区空港新城Z30道路2号边坡治理项目为背景,在总结边坡稳定性和锚索抗滑桩的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式对2号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边坡稳定性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理论、实验及数值分析的研究成果,重点归纳和总结了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发展与现状。(2)利用有限元Midas/GTS软件对实例边坡进行稳定性模拟,分别选取抗滑桩桩间距、截面尺寸和锚索预应力等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得到了上述参数变化对边坡安全系数、位移和抗滑桩位移的影响规律,并以此确定了各项参数的最佳取值。(3)利用有限差分FLAC3D软件对2号坡在开挖未支护以及四种支护方案下的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支护措施的受力和安全系数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支护措施的增强,边坡的最大位移值逐渐减小,塑性区的分布亦逐步减小,安全系数逐步增大,进而得出开挖未支护和支护方案1、2、3情况下边坡未达到规范要求的稳定状态,而支护方案4可使边坡达到规范要求的稳定状态。(4)采用有限差分FLAC3D软件对采用支护方案4(挡土墙+抗滑桩+下锚索+框架梁+上锚索支护)的2号边坡在4种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边坡表面凸起越明显的地方,地震影响越大;对于同一个监测点,输入的地震加速度峰值越大,其对应的位移亦越大;地震波传播到边坡表面时,其地震加速度高于从边坡底部模型输入的地震加速度峰值;随着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加,其塑性区分布范围逐渐增加,但四种情况下的塑性区皆未呈贯通状态;随着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边坡的安全系数是逐渐降低,但在4种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的安全系数皆大于规范要求,因此,支护方案4是符合地震稳定性要求的。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敏感的群体,也代表着社会的未来,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倍受关注。在了解大学生抑郁现状的基础上,分析
地下水水位测量具有测点多而分散的特点,传统的地下水水位测报系统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获取水位数据,整个测量过程繁琐、费时,而且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为了向水位监测中心提供
滤波器是雷达系统、通信系统、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抑制不需要的信号。由于微波谐振腔的多模特性,寄生通带一直是微波滤波器的显著特点。尤其是
本文认为"有"在历经"拥有>存有>存在"的演化过程之后,开展出了两条路子:一条衍生出"完成"和"断定"的用法;另一条衍生出"分指"和"殊指"的用法;伴随着这些发展而来的,便是词类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禽粪便的排放量也随着不断增加。大量的畜禽粪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不仅可以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同
随着中国集装箱码头行业数十年的发展,目前码头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均遇到了瓶颈,必须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破解当前的难题。随着码头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人工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民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汉城召开1997年8月17-22日,“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民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汉城召开,会议由美国萨福克大学的约翰·伯格教授组织和主持
微波组件已经经历了从腔体结构向平面结构的转变过程。在该过程中,器件体积、重量不断减少,性能不断提高。小型化是微波器件发展永恒的主题。即将大量应用的三维立体的电路结
在全球寻求低碳经济发展之际,水电也正在经历一场复兴。水电公司如果想从中获利,必须重视当地的情况,并了解所涉及的岩土工程和监管风险。简要介绍了土耳其水电开发中所面临
本文针对高有机物浓度、高氨氮、难生物降解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UASB+A/0工艺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生物制药废水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