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厦门市孕妇孕中期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状况;
2.探讨厦门市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糖耐量异常(GIGT)、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危险因素;
3.验证妊娠期糖尿病新的危险因素;
4.评价糖代谢异常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随机选取569例孕24-28周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孕期生活方式和健康营养状况问卷调查,并追踪至分娩。随访期间记录孕妇每次产检的体重、血压、宫高和腹围值,以及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等生化指标和分娩结局。将最终的456例研究对象按照血糖情况分为正常组、GIGT组和GDM组,分析比较三组人群一般情况、生活方式、饮食状况和妊娠特征、妊娠结局的差异。
结果:
1.456例研究对象中被动吸烟者128例(28.1%),孕期饮茶者69例(15.1%),以饮用乌龙茶最多;孕前和孕后交通方式、体育活动项目有所改变,仍以乘公交、散步为主;孕后参与家务活动的较少,每天家务活动时间不到2小时;孕期薯类、蔬菜、动物内脏摄入量较少;营养补充剂中以使用叶酸的最多;
2.456例研究对象中,糖代谢异常者69例(15.2%),其中GIGT者30例(6.6%),GDM者39例(8.6%);
3.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①一般情况:年龄、是否初产妇、不良生育史②饮食状况:畜肉、禽肉、动物内脏每天的摄入量③妊娠特征:孕前体重、孕前体质指数(BMI)、孕中期BMI、孕中期舒张压和腹围、BMI≥24比例和GCT值;
4.Α-地中海贫血、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状态和孕早期血红蛋白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方程的有:年龄、不良生育史、每天畜肉摄入量、孕前体重;每天畜肉摄入量>150g是危险因素。
6.三组人群的分娩结局只有出生体重、胎龄、产后出血量、胎位异常和脐绕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者巨大儿、早产、产后出血量增加、胎位异常、脐绕颈的发生率增加;
2.孕妇高龄、不良生育史、每天畜肉摄入过多、孕前超重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3.Α-地中海贫血、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和孕早期高血红蛋白可能不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4.厦门地区孕妇孕前及孕后体育活动较少,应适当加强体育活动量;孕期需适当增加杂粮、薯类、蔬菜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