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评价与分析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ympham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景名胜区是观赏自然风景、享受“绿色”的重要场地,别具风格的植物景观具有吸引游客、愉悦精神的功能。游客对风景区和风景区内植物景观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新时代游客的审美要求,国内风景区急待转型。那么,本文就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建设作为研究载体。以“雁荡山风景名胜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背景,评价了游客志愿者对植物景观的需求、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情况,从景区、游客、景点入手,运用“3S技术”、“SBE法”为研究手段,对风景名胜区植物植物景观评价逐一进行梳理和探究。希望得到“为风景名胜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的研究意义。在雁荡山管委会的帮助下,整理分析了研究区域的自然的、人文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做好先头工作。论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利用问卷形式研究了游客对植物景观的认知情况,发现大部分游客认为植物景观对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赏景、看景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1990年至2017年植被增长率大约是1983年至1990年的3倍。核心景区和各小景区的林地面积整体上也呈动态增加,特别是滨海景区和羊角洞景区林地增加很快,与景区新的建设和植物美化意识有关。在实践和参阅文献的基础上,把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划分为以下几类:a)与山石结合的植物景观。分两部分进行阐述:植物是山石景观的一部分;植物与山体地形一致。b)与水体结合的植物景观。c)与人造事物结合的植物景观。分别与道路、建筑两者结合的植物景观进行梳理。其中与建筑结合的植物景观又分与景点建筑、观景建筑、旅游服务建筑相结合的植物景观。d)与植物本身结合的植物景观。在分类基础上,对各个类型的植物景观,运用SBE法进行评价,按照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事先安排好的路线采集照片样本,计算SBE值并评价得出:景观样本SA4的评价值最高,该样本是与山石结合的植物景观。SBE值最低者为S5。该样本为与水体结合的植物景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评价等级为一般的居多,植物景观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地理组(D)与非地理组(F)、学生组(X)专家组(Z)对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的审美具有普遍一致性。针对评价现实,提出了风景名胜区4大植物景观类型的提升建议。风景名胜区应该重视对植物造型的设计,包括个体植物的设计和植物群的设计;风景名胜区在设计中,可以适当的在游览路线的开阔处增加具有鲜艳颜色的植物景观。颜色可以单一也可以多色;范围应大,成片成一定规模;还可加入嗅觉体验,搭配芳香植物;可加入人文内涵,可以提高风景名胜区档次,通过网络推动,把植物文化打造成风景名胜区的新亮点;可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功能性作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创收。
其他文献
SAP做事一向谨慎,在设立中国研究院这件事情上也不例外.经过7年的考核,"SAP中国研发中心"才正式升级为"研究院".目前,SAP中国研究院的重点的研究项目是中小企业解决方案和SAP
介绍了基于微机数据采集卡和 Lab VIEW开发平台的虚拟多道脉冲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它采用连续采样和幅度提取的方法 ,直接对线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析 ,给出幅度谱和时间谱。本系统实现了多道脉冲分析器的各种常用工作方式 ,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充分体现了虚拟仪器技术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 ,扩展了虚拟仪器在核信息测量中的应用。
介绍一台由微机控制的用 CAMAC插件组成的多参数数据获取和离线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软件控制的方法进行信号种类的甄别以及划定信号收集的范围。与用 NIM系统构成的数据获取系统相比 ,在达到同样测量精度的基础上 ,降低了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该系统再配合微型电离室、芪晶体探测器 ,被用来做裂变中子飞行时间谱的测量 ,给出了测量结果
<正>本项目属于中医骨伤科学领域。主要内容:本项目基于中医学对颈椎病的关键发病病机的认识,即颈椎"骨错缝筋出槽",对其诊治技术开展了系统性研究,获得如下创新性成果。①明
会议
称谓语作为开口交际的第一关,恰当使用称谓语是顺利交际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称谓语不可忽视。汉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称谓语的分类和形式,也要掌握其交际功
光照不仅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及次生代谢等生理生化过程。植物能接收的光谱范围为280-800 nm,其中对400-700 nm的光谱较为敏感,该区段的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