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ies of Chinese Companies in Protecting Innovation:a Special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Triadic P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专利领域的地位越来越显著。自2000年以来,数量庞大并且增长迅速的专利申请,见证了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并印证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通过编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公布的统计数据,作者发现从1985年至今,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确切来讲,从1993年到1999年,专利申请呈平缓增长态势;从2000年开始,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长;特别是2004年以来,增长进一步加速。这些数量巨大的专利申请大约有一半来自在中国经营或者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外国企业,另一半来自中国国内的申请者。作者还观察到,随着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国内的专利申请者在专利申请数量上正在逐步超过国外申请者。为了研究中国专利申请的总体质量,作者对SIPO的专利授权率进行了估计。在调整了专利授权“时滞”之后,作者估计SIPO的平均专利授权率为51.76%。通过详细分析SIPO的平均授权率,作者发现SIPO对于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的授权率为41.86%,对于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的授权率为61.77%。两者之间的差异一方面驳斥了SIPO对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更加优待的成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在质量上与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通过观察专利授权率随着时间的演变,作者观察到自2004年以来,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授权率在逐步赶上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这一现象反映了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质量正在逐步提高。通过编译统计数据,作者对中国向国外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也进行了研究。在2000年以前,不到3%的中国专利向海外延伸;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WO),向国外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数量在2000年和2001年出现了激增;2001年之后,向国外提出的专利申请比例维持在7%左右。然而,中国专利申请者获得国外专利局授权的专利数量却很少,大约只占他们获得专利总数的2%。中国的专利申请者向国外专利局提出了较大数量的专利申请,却只获得了少量的国外专利授权,这一现象值得关注。这说明中国的专利申请者在申请国外专利时,往往“重数量而轻质量”。作者分别研究了中国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欧洲专利局(EPO)以及日本专利局(JPO)提出专利申请的情况。结果与前述结论基本一致:近年来中国向这三所主要的国外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长,但从这三所专利局获得的专利数量却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在这三所专利局中,中国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出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向欧洲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数量近年来逐渐超过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数量。中国专利的海外扩张也反映在PCT专利1申请的增长速度上。在2008年,中国申请了6,089项PCT专利,成为世界上第六大PCT专利申请国。按照国际专利分类标准(IPC),中国专利申请的主要技术领域集中在G部和H部,主要代表了信息与通信产业和电子设备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医药科技产业也是一个专利申请较为集中的领域。在食品与农业领域,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要多于来自国外的;在光学与摄影领域,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则多于来自国内的。在中国,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是主要的专利持有者。本文主要从几个专利申请相对集中的产业(信息与通信产业,半导体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和制药产业)中选取了十家大型中国企业进行深入探讨。其中六家企业来自信息技术与通讯行业(ITC),两家企业来自半导体行业,一家来自石油化工行业,一家来自制药行业。这十家企业代表了中国在专利申请方面最为活跃的企业,他们大多拥有1,000件以上的专利(包括专利申请)。事实上,其中有三家企业拥有10,000以上的专利。总体而言,多数企业从2000年开始专利申请活动,专利申请从2004年开始变得越来越活跃。海外专利申请也是从近几年开始变得活跃。但是,申请国外专利对大多数企业来讲还只占他们全部专利申请的一小部分。所研究的十家企业中,有八家企业的国外专利申请低于申请总量的20%此外,这些企业的专利保护模式和战略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和他们的全球化商业战略紧密相关。国际化程度越高的企业通常专利申请活动也更加国际化。在众多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三个最主要的海外专利申请目的地。此外,韩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也是这些企业申请专利活动的经常目的地。这些企业进行海外专利申请的动因主要集中在拓展海外市场,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意在参与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或者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应对竞争者的威胁。从申请海外专利的程序上看,有五家企业更倾向于使用PCT系统进行海外专利申请,另五家企业则没有明显的偏好。通过PCT系统进行海外专利申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涵盖更广的地域范围,长达31个月期限进入国家阶段和更低的成本(比起同时分别向所有缔约国提出申请)。直接向目的国提出专利申请则可能更适用于专利保护目的地非常明确的企业。总体上,这十家企业的专利申请质量良好。有六家企业的专利授权率高于SIPO的平均授权率,其中四家企业的专利授权率不仅高于SIPO的平均授权率,甚至高于SIPO对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的授权率。另外四家企业的专利授权率虽然低于SIPO的平均授权率,但仍高于SIPO对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的授权率。这说明,这十家企业的专利申请的质量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其中四家企业的专利申请的质量甚至高于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外国企业。通过研究这十家企业向国外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的情况,作者发现对于这些企业来讲,要获得美国,欧洲或者日本的专利比获得中国国内专利要困难得多。但相对来讲,要获得美国的专利比要获得欧洲或者日本的专利要容易一些。“三元同族专利”2代表了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中具有很高价值的一类专利。它指的是同时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欧洲专利局和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同族专利。由于中国企业在近些年才开始有规模的国际化扩张,“三元同族专利”在它们的专利申请中还只占很小的比重。在这十家企业当中,五家企业拥有少于2%的“三元同族专利”,另外五家企业没有足够数量的“三元同族专利”。在这五家拥有少量“三元同族专利”的企业当中,作者发现这些“三元同族专利”在SIPO的授权率要远远高于在USPTO,EPO,或者JPO的授权率。这一事实再次印证了中国企业要获得国外专利比获得国内专利要困难得多。总体来讲,对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模式和申请战略的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目前虽然在专利申请数量上持续迅速增长,并且向三所主要的国外专利局提出了大量的专利申请,但是在获得的国外专利数量上仍然有待提高。来自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较难获得国外专利局的授权,深刻反映了中国企业在研发实力上仍然与国际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着差距。本文对于中国企业的重要启示在于:在国家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大型企业不仅应当注重专利申请的数量,更应当注重专利申请的质量。因为对于大多数高科技产业来讲,科技创新的质量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专利可以确保知识产权不受到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近年来在专利申请方面较为活跃的中国企业。在“中国企业”的定义上,考虑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在世界不同地区建立区域总部,进行海外研发,雇用外国员工,企业的“国籍”越来越模糊。本文所指的“中国企业”是由中国大陆的实体所实际控制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外商在华投资的企业及其关联企业以及香港、澳门或台湾的企业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此外,本文所研究的专利申请及授权仅限于发明专利,而不包括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选择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考虑在于,发明专利的科技含量往往高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因此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情况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更关键的作用。选择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的另一个考虑在于世界各国对发明专利的保护期较长,要长于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且基本统一为20年;这种国际统一为比较研究各国专利局的数据提供了方便。本文遵循从概况到个案分析的主要逻辑线条。研究发现,从各个公开数据库获得的中国专利的数据信息非常分散和不完整,特别是涉及到中国专利海外延伸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采用了公开的统计数据来研究中国专利的概况,采用了一些商用数据库来研究行业和企业的专利申请活动。但在研究过程中,没有一个单一的商用数据库可以达到所有的研究目标;因此本文以一个商用数据库作为主要数据来源,以其它商用数据库作为补充数据来源。对中国专利申请概况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对行业和企业专利申请活动的研究,专利数据主要来自数据提供商Thomson Scientific。该数据提供商提供的数据库Thomson Innovation是一个主要的商用专利信息数据库,提供及时更新的世界各国的专利信息。该数据库提供的分析工具也加快了研究的进展。但是,该数据的搜索功能及分析工具在辨别中国企业的名称时出现了一些错误,给研究带来了障碍。因此,研究中采取了一些方法来改进搜索结果并对一些结果进行了手动调整;这些调整会在后文中专门提到。有关“三元同族专利”的数据来自于另一商用专利数据库PatBase;该数据库包含了世界75个国家的3000多万条专利申请/发表记录,每周更新。其它数据来源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统计数据和报告,以及数据提供商DIALOG提供的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DWPI)。本文采用的衡量专利申请质量的主要指标为专利授权率。专利授权率指的是一个专利申请者向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的成功率。采用专利授权率这一指标来衡量专利申请质量的基本假设为:对一个专利申请者来讲,如果他/她提出的专利申请授权率越高,那么可以推断他/她提出的专利申请的质量越高。因为能否被授权是衡量一项专利申请的科技含量和潜在商业价值的基本标准。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报纸
期刊
期刊
报纸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