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贵元教授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结合中医古籍及现代医学的理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有许多独到之处。张老师认为:饮食犯胃、肝气犯胃、脾胃本虚等为发病的主要原因。病机归纳为:脾胃升降失调,肝气犯胃,浊气上逆,肺胃升降功能失调,痰气郁阻于胸膈、咽喉等。本病的病位在胃,与肝、脾、肺有关,其中与肝胃的关系最为密切。病性多属热、属实或虚实夹杂。临床治疗时应注意辨证论治,以健脾疏肝和胃,苦辛通降,宣清降浊,开上畅下为治疗大法。前言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存在酸或其他有害物质如胆酸、胰酶等的食管反流。正常情况下食管有防御胃酸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侵袭的功能,包括抗反流屏障、食管廓清功能以及食管黏膜组织抵抗力。GERD的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GERD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中约有7%~15%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我国北京、上海两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食管24小时PH监测证实有异常反流的GERD发病率为5.77%。虽低于西方国家,但远高于我们的估计。对于相当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可无食管炎表现,这类胃食管反流病又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称非糜烂性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目前西药主要以抑酸、促胃动力等药物治疗,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停药后可出现病情复发。坚持抗反流治疗可降低其复发率,然而长期用药可产生毒副作用,也会影响药物的敏感性。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且不易复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家的重视。经验论述张贵元教授是我院著名的消化病和内窥镜专家,从事中西医临床及教研工作三十余年,勤阅古籍,治学严谨,尤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以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深得广大的患者信赖。张老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药治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证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有幸师从于张贵元老师,亲聆教诲,受益匪浅。现试对张老师运用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历史源流:根据《灵枢·四时气》记载:“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