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险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sonv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医疗保险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解决我国广大农村少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统筹城乡平衡发展,建立农村初级医疗保障的一项政策,是农民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一项功德无量的德政工程。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把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同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纳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与帮助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农村医疗保险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初步得到缓解。  但是,由于云南是集边境、山区、多民族为一体的省份,在医疗保险的实施上有着不同于内地和先进地区的特殊性。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有全国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撑,但农民就医的可及性和各种条件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在国家现有医疗保险机制的基础上,采取有别于内地一般地区的特殊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完善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保险机制,使决策机构、医疗服务方和农民之间能够有效协调,是医疗保险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在上述背景下,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险为例,运用分类研究、文献研究、历史分析、比较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分别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本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全面系统的对相关文献综述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提出本文的中心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结构。  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本包括以下三点内容:医疗保险的概念、农村医疗保险的概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概念。  第三部分首先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的简单的阐述,其次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最后以三个民族自治县为例,分别阐述了其医疗卫生情况和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现状。  第四部分是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现有的医疗机制未能顾及就医难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现有的医疗服务机制严重影响群众就医的可及性;政府的决策机制没有充分顾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三个方面。  第五部分是基于上文所提到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相适应的对策及建议。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三方良性互动,完善机制;决策方应建立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在医疗保险方面的政策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以人为本,建立以农户为主体的沟通机制;完善医疗保险运行机制,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险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第六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
其他文献
商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和公平竞争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
Let λ > 0,and let the Bessel operator △λ:=d2/dx2-2λ/xd/dx defined on R+ :=(0,∞).We show that the oscillation and ρ-variation operators of the Riesz transfo
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建筑继承唐宋规制,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六百年
期刊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浪潮中,武汉城市圈发育壮大起来。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在对于发挥武汉市的核心辐射作用,促进湖北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
群体性事件作为我国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由于其常常给正常的生活秩序带来干扰,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8年发生的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行为形成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场所,父母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对子女的教育和控制方式与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影响亲子关系
学位
继2001年和2005年两次机构改革后,我国于2006年推行以转变乡镇机构职能为核心的新一轮机构改革,此次镇级机构改革内涵更丰富,影响更深远,直接关系农村综合改革的成效。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