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模型风场改进及其在LAGFD-WAM中的应用

来源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ai19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热带气旋对我国周边海域以及沿海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受人关注,其海洋、气象环境的研究受到更多重视。然而我国海域辽阔,热带气旋观测资料稀少,仅有的实测资料在时间上也不连续、在空间上不均匀,这就使得从有限实测资料出发来构建一套统计分析方法非常有必要。 在这其中,海面风场模式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对敏感的热带气旋最大风速半径的确定一直都是富于争议的,使得最大风速半径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经验性。究其原因,是缺少它的实测资料,使得海浪有效波高的计算与实测资料经常有较大出入。而在现代观测手段中,热带气旋的中心气压资料却又比较丰富和翔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找到热带气旋中心气压与最大风速半径的统计关系,使得构建的风场能符合计算需要,最终使有效波高的计算数值与实测资料更好的吻合,以提高热带气旋波浪场的预报水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LAGFD模式为基础,运用合理的统计方法对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和最大风速半径进行统计,提出了两者之间的一个统计关系式,并论述了此统计关系式的物理意义与统计意义。并且通过对三个热带气旋的过程分析检验了此关系式的合理性,能有效的调整热带气旋风场及之后的浪场计算。对统计意义上的热带气旋来说,能有效地反映出多个热带气旋的统计特性。 通过以上工作,对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和最大风速半径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为以后进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本研究结果如下: 1.本研究克隆的斜带石斑鱼IL-1β基因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其cDNA序列由1,364个碱基组成,含有一个长765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一段含254个氨基酸的前体
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信息接收和处理进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两者结合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区别于传统的互联网时代,它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用户随身携带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接
本文以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在3个温度(24±0.5℃、28±0.5℃、31±0.5℃)条件下进行中华乌塘鳢受精卵培育,观察在所设定的温度条件下仔、稚鱼及幼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是具有非常重要的重要生物活性的一类脂肪酸,其在维持细胞膜功能,促进眼睛及大脑发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方面都能直接或间
缘管浒苔(Ulva linza)是一种生长在潮间带的石莼属绿藻,也是引发绿潮的主要藻种之一。作为潮间带物种,缘管浒苔在生长过程中遭受到各种胁迫因素的影响,例如强光和干出;为了应
苯并吡喃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可用于多种天然产物以及抗细菌、抗癌、抗病毒等药物的合成。近年来,关于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以及作为药物的潜在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不断报道出来,其合成方法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完成了4H-苯并吡喃和苯并吡喃类天然产物Inulavsion的合成,并在4H-苯并吡喃的合成过程中对苄醇的氧化进行了方法学研究。本论文发展了一种高效合成4H-苯并吡喃的方法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于2005年夏季在海南岛近岸海域(108°~111°E,18°~20°N)进行了海洋地质调查,系统采集了大量沉积物样品。本文根据对挑选出来的180个表层样所做的粒度和
近年来,随着边滩湿地的围垦、河口区大型工程的建设和向海洋排污量的加大,加上人类活动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河口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态健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