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以明儒罗汝芳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w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中后期是我国思想史上颇为值得关注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学术思想还是学术传播方面都在中国教育史和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书院教师无疑是这一时期弘扬思想和传播学术的主力军,本文在查阅相关史料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探讨了以明儒罗汝芳为代表的明中后期书院教师如何在儒学平民化进程中适应时代和自身职业发展需求,适时改变教师角色过程,并提出了对当今教师角色扮演的一些思考。   第一部分通过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相关概念界定,指出以往学界在书院教师角色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并且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部分叙述了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的发展脉络,并对比了明初和明中后期书院教师在角色扮演上存在的不同,认为由于儒学平民化的纵深发展,使得书院教师在积极思考角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介绍了罗汝芳的书院教师生涯,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罗汝芳在担任书院教师期间所做的四个角色变化。   最后,本文总结了明中后期书院教师角色演变的原因,并分析了教师角色演变的时代意义及对当今教师职业角色扮演的启示。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中,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热点话题,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而在幼儿的早期阅读中,家庭早期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课程教材多样化的推进,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在建设上,逐步呈现出“一标多本,百花齐放”的态势,课程标准带给教科书设计者更大的诠释空间。本文以介
随着应试教育的衰亡,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性教育。秉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有了很大
多年来,基层体校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构成我国竞技体育“宝塔”的“塔基”的部分,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发
学位
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学生同时具备职业实践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式只懂理论、不同操作,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探究性学习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也在各地普遍展开。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的学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注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口传手授的形式
随着高级技术工人的严重匮乏和大学生就业困难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校企合作逐渐成为当前社会解决劳动力匮乏、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途径,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企合作对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要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首先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