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开发一套针对疲劳护士的呼吸冥想训练方案,评价呼吸冥想训练方案在改善护士持续注意力、疲劳、焦虑状态中的效果。2.探讨疲劳、焦虑、正念注意觉知与持续注意力的相关性。方法:1.呼吸冥想训练方案的开发:在检索并阅读文献、专家讨论、临床实验的基础上,历时6个月开发了一套改善临床护士持续注意力、疲劳、焦虑状态的呼吸冥想训练方案。本呼吸冥想训练方案包括冥想知识培训、热身动作、呼吸冥想三部分。2.呼吸冥想训练方案的实施: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6-10月选取河北省某三级医院为研究基地,抽取该医院神经内科34名疲劳得分大于44并为右利手的护士为研究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和多次训练的研究者为护士提供每周5次,每次约25分钟、累计6周的呼吸冥想训练。采用Flanker任务、多维疲劳量表(MFI-20)、焦虑自评量表(SAS)、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评估护士呼吸冥想训练干预前、干预第4周、第6周、干预后4个月的注意力、疲劳、焦虑、正念注意觉知状况,评价该方案对改善护士持续注意力、疲劳、焦虑、正念注意觉知水平的效果。Epidata3.1建库并录入数据,应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做正态性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用x±s表示,不满足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测量指标的时间效应,不满足球对称检验时采用Greenhouse矫正后的结果;使用秩相关分析注意力与疲劳、焦虑、正念的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4名护士,2名护士脱落,最终32名护士完成呼吸冥想训练的干预和资料收集。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6周呼吸冥想训练方案的干预,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护士在8时及18时的注意力反应时分别由(459.05±105.83)毫秒、(497.43±104.49)毫秒降至(423.79±90.17)毫秒、(454.74±110.62)毫秒,护士的注意力水平得到明显改善(P<0.05)。2.经过6周呼吸冥想训练方案的干预,护士的MFI-20疲劳总得分由(57.38±6.66)分降至(52.78±5.81)分,其中体力疲劳分数由(27.81±3.02)分降至(25.78±3.78)分,动力下降分数由(9.81±1.79)分降至(8.50±1.71)分,脑力疲劳分数由(10.91±2.02)分降至(9.81±1.82)分,活动减少得分于干预第4周降至(8.50±1.55)分,但干预第6周又增至(8.66±1.56)分。但总体上护士的疲劳状况得到明显改善(P<0.05)。3.经过6周呼吸冥想训练方案的干预,护士的SAS评分由(47.91±2.46)分降至(42.47±2.86)分,MAAS评分由(60.06±6.15)分增至(64.66±5.42)分。护士的焦虑状况、正念注意觉知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4.在呼吸冥想训练过程中,护士在基线、干预第4周、干预第6周的疲劳、正念注意觉知、焦虑状况均与各阶段18时的持续注意力反应时水平具有相关性。5.干预后4个月,在正确率为97.6%的前提下护士18时的持续注意力反应时为(484.27±111.11)毫秒,多维疲劳量表总分为(54.81±6.89)分,焦虑得分为(46.56±9.89)分,正念注意觉知得分为(62.28±15.96)分,均较基线阶段有好转趋势。结论:呼吸冥想训练可有效改善护士疲劳状态下持续注意力水平,同时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护士疲劳、焦虑状态,增强正念注意觉知水平,是一项值得在我国护士群体中推广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