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家李洱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文坛,以创作日常生活化的知识分子形象见长。2002年,李洱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花腔》。在这部作品中,作家延续了对知识分子的关注。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作家将目光投进了更为宏大深远的历史境遇,以一种“闹中取静”的方式对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关系进行了冷静深入的反思。同时,作家匠心独运地将民间叙述与宏大叙事并置,在相互印证、相互消解的过程中,为我们揭示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在小说中,作家以仿史的创作手法,运用多样化的叙事策略、狂欢化的语言,对个人命运与历史书写、知识分子与革命、虚构与真实等宏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究与思考。作家在文本中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从悲剧性的红色知识分子,德高望重的法学泰斗,到战时为求自保的边区医生,痞气十足、油腔滑调的革命叛变者,甚至外表木讷、实则狡黠的老乡,留法归来开明、爱冒险的资本家……作家通过对众多人物命运的呈现,为我们还原历史、重返现场,使我们得以洞悉宏大叙事的外衣之下,掩盖着怎样的残酷现实、倾轧了多少鲜活的个体生命,进而唤起我们对历史、权威、伦理制度的反思与质疑,以及对个体独立精神的崇尚。在具体的行文当中,作家灵活运用多样的叙事策略:正文中三个主要叙述人,副本中代表众多历史当事人发出声音的一个补述者,他们的叙述相互印证、相互抵消,形成众声喧哗的叙述人;开放式的叙事结构、碎片化的叙事时间,使文章达到摇曳生姿的美学效果。同时,作家运用时代性话语与个性化语言、融合口语化的记录与文本注释,使用隐喻与反讽等修辞技巧,在这里,语言不再是僵硬冰冷的表达工具,而是集内涵性与价值性于一身的富有生命力的主体,深刻的思想内涵藉由巧妙的语言表达形式传达而出。在畅销书大行其道的商业化社会,李洱以一本《花腔》向世人展现了纯文学应有的深度与广度、杂糅了丰富技巧后依旧行云流水般的写作功底。不仅如此,李洱更加为我们诠释了,真正的作家是有所坚守、有所信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