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信息不对称与言语交际中的意图协商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历史语用学的视角下研究元代著名杂剧《西厢记》中崔夫人的承诺。本文主要采用塞尔提出的指示承诺行为施事语力的四个语义条件:命题内容条件,预备条件,真诚条件和基本必要条件。通过分析语境信息不对称对于说话人及听话人理解这几个条件是否满足产生的影响,以及意图在意义理解中的作用,本文试图找出语境信息不对称和意图协商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语境信息不对称及意图协商对于《西厢记》中崔夫人做出承诺,打破承诺,到履行承诺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探讨二者在言语交际中的角色。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本文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第一,语境信息在做出承诺及理解承诺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际双方掌握的语境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听话人对于做出承诺者是否具备实施所承诺行为的意图的理解。理解不同,承诺是否具备施事语力就不能确定。施事语力是否具备不能确定,承诺是否得以履行就不确定,承诺者便可以否定自己的意图,为拒绝履行承诺找到借口。从另一方面看,意义不确定为双方进行意图协商提供了空间。第二,意义是由交际双方共同确定的。当他们对于同一个承诺的意义出现不同的理解,且说话人拒绝履行承诺时,可能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听话人可能接受说话人拒绝履行承诺的说辞和做法,结果承诺的行为没有被执行,言语交际失败。另一种情况是,交际双方通过意图协商来确定承诺的意义,使承诺的行为得以实现,言语交际得以成功。第三,在承诺中所表达出来的意图,或者承诺行为的真诚条件,并不是承诺行为中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在做出承诺时不仅具备其所表达出来的意图,还具备交际意图,即说话人意图借由承诺行为达到的目的。在有的情况下,表达出来的意图没有得到实施,交际意图却有可能已经达到。也就是说,承诺者靠着不真诚的承诺达到了自己的交际目的。在运用施事行为四个语义条件理解承诺类言语行为的过程中引入语境信息不对称,能够使我们找到言语行为施事语力不确定的原因,解释语料中说话人拒绝履行承诺、说话双方通过协商最终确定承诺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有助于解释施事行为的不真诚或不得体问题。同时,对于意图协商的研究很有可能会使我们注意到听话人在言语交际中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从而为意义这一古老的研究主题注入新的内容。
其他文献
脱硫除雾器结垢和堵塞事故频发,严重制约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取样化验、现场测试等手段,总结除雾器从局部结垢到整体堵塞的发展过程,分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时期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脱贫效果显著,单纯依靠外部力量脱贫面临困难时,激励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与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及模式来讲,我国的经济管理呈现现代化的管理特征并朝着管理新趋势的方向发展。
中药之风药具有独特功效,随着后世医家认识的不断深入,风药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临床应用风药辨证论治肾性水肿可取得良好疗效。文章主要从文献记载及后世医家临床经验两方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为明刊本的章回小说,编者朱鼎臣。其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当时的语言面貌,具有很高的语言研究价值。副词作为《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种主观性很强的表示强调的句式“NP都2XP了,S”,该句式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广泛,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本文着重分析了“NP都2XP了,S”句式的句法结构,语义特征
比较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英朝语言中都存在表达“比较”概念的结构,差比结构是其中之一。“差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在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主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意。本文以文献分析、问卷访谈等形式,通过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现状分析,以关怀德育理论为支撑,
随着我国化工技术及产业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日益普遍,对弹性体性能要求也逐步多样化,橡塑共混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其研究和应用成果逐渐增多。针对橡塑共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