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偏头痛(migraine,M)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经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多为偏侧的、发作性的、中重度的、搏动性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活动时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偏头痛的发病率高,全球约10%成年人患病;偏头痛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发作期具有致残性;这无疑危害患者的健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将重度的偏头痛定为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大部分学者提出的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及其假说都是以血管及免疫生化因素为研究中心,最近有学者提出先天性心脏病与偏头痛有一定的关系,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是诱发偏头痛发作的一个危险因素。尤其是卵圆孔未闭这种先天性心脏病与偏头痛的相关性的报道较多。卵圆窝处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能正常自然粘连融合留下一小裂隙,称为卵圆孔,卵圆孔在生后第1年内闭合,多数为功能性闭合。若大于3岁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PFO (patent foramen ovale)。当慢性右心房压力升高或短暂右心房压力突然升高超过左房压时,类似功能性瓣膜的左侧薄弱的原发隔被推开,而出现右向左分流,此时,静脉系统内各类栓子可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左心房,参与体循环,造成脑动脉和(或)其他动脉的反常栓塞。先天性主动脉瓣叶畸形是胚胎期瓣膜发育障碍所致,其中以二叶瓣畸形最常见,称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ular Deformation, BAVD)。本研究纳入12例偏头痛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卵圆孔未闭与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两种先天性心脏病,并对两种先天性心脏病与偏头痛的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先天性心脏病分别和先兆型偏头痛及无先兆型偏头痛,先天性心脏病伴发偏头痛的性别分布等进行了比较,旨在研究卵圆孔未闭与主动脉瓣瓣畸形两种先天性心脏病与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来自2010年1月-2011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以“头痛”就诊,并行心脏彩超检查的患者503例,其中12例发现卵圆孔未闭或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并按IHS(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偏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诊断为偏头痛。应用SPSS13.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PSS)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研究结果12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基本上是女性患者居多,平均年龄33.4±5.40岁,症状为反复发作性头痛,呈单侧搏动性头痛,头痛程度评分4.5±1.83,为中重度头痛,持续2-72h,患病时间平均19.9±6.52年。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其中有3例患者头痛发作前有先兆。9例患者心脏彩超发现卵圆孔未闭,3例发现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结论与展望偏头痛与PFO及BAVD等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频繁偏头痛发作需考虑行心脏彩超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通过经导管分流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以便减轻甚至根治这类心源性的偏头痛。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我们的收集的病例数相对少。故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