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腹腔镜及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x03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综合分析开腹、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等相关临床资料,探索不同手术方式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近期疗效有无差异,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PD术的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经验及诊疗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我院行PD的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D术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即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n=86;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n=21;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obot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RPD),n=32。结果:OPD组手术时间(441.5±119.8min)较LPD组(592.9±204.7min)、RPD组(537.2±126.7min)明显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PD组与RPD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RPD组(12.5±6.3d)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较OPD组(17.3±8.9d)明显缩短(P<0.05),LPD组(18.0±13.9d)与OPD组、RPD组无差异(P>0.05)。OPD组(10453.6±3414.7元)手术费用低于LPD组(12410.1±2758.8元)及RPD组(12231.3±2260.7元),P<0.05,而LPD组与RPD组无显著差异(P>0.05)。RPD组总住院费用高于OPD组(127229.3±34343.0元vs.108335.5±35376.6元,P<0.05),而LPD组(125247.6±51610.8元)与OPD组、RPD组无差异(P>0.05)。LPD组术后拔除尿管时间较OPD组短(2.3±1.4d vs.3.1±1.7d,P<0.05),RPD组(2.7±1.8d)与LPD组、OPD组无差异(P>0.05)。RPD组术后第3天生活能力评分较LPD组高(34.8±16.3 vs.25.67±7.13,P<0.05),OPD组(28.9±12.0)与LPD组、RPD组无差异(P>0.05)。相较于LPD组为38.1%(8/21),RPD组的中转率显著降低6.5%(2/32),P<0.05。三组患者术前资料、术后进食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第1第5天生活能力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术中预计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胰瘘、胆瘘及其他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OPD-LPD-RPD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生存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胰腺癌,n=27;胆总管下段癌,n=18;壶腹癌=8;十二指肠腺癌,n=52)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三组不同手术方式对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的无瘤生存时间无差异(P>0.05);十二指肠腺癌的无瘤生存时间较胰腺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长(P<0.05),胰腺癌、胆总管下段癌及壶腹癌组间无差异(P>0.05);十二指肠腺癌预计术后生存时间优于胰腺癌(P<0.05);OPD-LPD-RPD不同术式对胰腺癌、胆总管下段癌、壶腹癌及十二指肠腺癌术后生存分析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将LPD组(n=21)按术中全程腹腔镜与否分为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LPD,n=13)和非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Non-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NTLPD,n=8)。RPD组按有无中转开放分为完全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Total robot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RPD,n=30)和非完全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Non-total robot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NTRPD,n=2)。TLPD组、NTLPD组分别与TRPD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上,TLPD组(673.2±196.7min)明显高于NTLPD组(462.4±148.2min)和TRPD组(535.1±129.1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TLPD组与TRPD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TRPD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LPD组(405.0±528.2ml vs.507.7±322.7ml,P<0.05),NTLPD组(643.8±574.1ml)与TLPD组、TRPD组无显著差异(P>0.05)。TRPD组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较TLPD组早(12.1±6.2d vs.20.3±16.3d,P<0.05),但NTLPD组(14.3±8.4d)与TLPD组、TRPD组无显著差异(P>0.05)。TRPD组术后第3天生活能力评分高于TLPD组(35.8±16.1 vs.24.2±5.3,P<0.05),NTLPD组(28.1±9.2)与TLPD组、TRPD组无显著差异(P>0.05)。TLPD组、NTLPD组及RPD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RPD组(n=32)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RPD前组(n=20)和RPD后组(n=1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第3天生活能力评分上,RPD后组(42.5±18.2)较前组(30.3±13.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D后组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量较RPD前组少,分别为237.5ml vs.630.0ml、158.3ml vs.690.0ml,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RPD前组与RPD后组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PD组较OPD组手术时间延长、手术费及总住院费用高,但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明显缩短;RPD组较LPD组术中中转率明显降低,术后第3天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LPD组较OPD组手术费用高,但术后拔除尿管时间较短;亚组分析结果显示,TRPD组较TLPD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短及术后生活能力评分高。但OPD-LPD-RPD组、TRPD-TLPD组及RPD-NTLPD组在术中预计输血量、术后胰瘘、胆瘘、腹腔出血及其他并发症无差异。OPD-LPD-RPD组的术后生存分析及胰腺癌、胆总管下段癌、壶腹癌及十二指肠腺癌在OPD-LPD-RPD组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生存分析均无差异。综上所述,我们数据认为,RPD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及尿管、手术中转率及术后生活能力恢复上有显著优势。RPD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桂林市某乡镇老年人群对艾滋病的知信行情况,分析其HIV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制订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某县中选取某两个乡镇50岁及以上的老年常住居民,利用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认知情况以及性行为学特征等信息,并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HIV检测,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调查了3006名调查对象,年龄跨
学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处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围术期睡眠管理提供经验和证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广西医科大学胃肠外科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拟行根治性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同意进行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将患者分为传统组(Standard care group,SC组)和加速康复外科组(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group,
学位
目的制定目标导向早期康复护理方案,探讨目标导向早期康复护理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本临床研究的方法为类实验性研究。选取2020年7月-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ICU收治的102例心脏术后患者,按照入住ICU时间顺序,将2020年7月至9月收治的病例设为对照组(51例),2020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病例设为观察组(51例)。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循证医学I级证据推荐临床查体腋窝淋巴结阴性、病理活检为原位癌伴微浸润、浸润性乳腺癌(c T1-2N0M0)患者使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进行腋窝分期。虽然SLNB相较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但仍有相似的并发症存在,如淋巴水肿、神经损伤、血清肿等,为了避免腋窝手术及其并发症,欧洲肿瘤研究所进行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SOUND临床研究),旨在探
学位
目的:研究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接受腔内治疗后一年内主髂动脉的通畅情况。方法: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至2020年接受腔内治疗的主髂动脉闭塞症72条患肢,根据患者接受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A组单纯球囊扩张组和B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组,术后随访1年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TASC II分型、闭塞长度
学位
目的:分析评价外科手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行手术治疗患者61例,本研究根据行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组、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成形或主动脉置换术(AVR-AR)组。分别通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1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末径、左室缩末径、主动脉瓣最大血流速
学位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癌患者联合肝实质隔离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Ⅰ期术后剩余肝脏再生能力的相关临床因素,为临床上预测剩余肝脏再生提供一种可能的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行ALP
学位
目的:探讨癌结节与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结直肠癌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首次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781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癌结节阴性组668例,癌结节阳性组113例。比较两组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烟酒史、家族史、术前肿瘤指标(CEA、CA199)、D-二聚体、肿瘤部位、肿瘤占据肠腔比例、
学位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是Perthes病可能的发病机制。循环血内皮细胞膜微颗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是内皮细胞分泌到外周血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不仅是内皮功能障碍的生物标志物,而且可被自身内吞以影响血管生成。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EMPs在Perthes病中的作用和可能分泌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早期Per
学位
目的:通过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对比单孔胸腔镜下早期肺腺癌在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中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以探究早期肺腺癌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外科治疗早期肺腺癌提供临床依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肺癌手术的患者,通过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组行单孔胸腔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