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我国,近半数国土不同程度地笼罩在雾霾天气中,空气质量急剧恶化,酸雨范围不断扩大。中共“十九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视环境保护,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形成经济发展绿色化和人民生活健康化。企业是创造经济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过去,大多数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产生。因此,保护环境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应当主动实施环境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节约资源,实现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协调。企业环境管理绩效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综合成就,环境管理绩效评价可以帮助企业作出有效的环境管理决策,实施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促进环保效益的提高。本文依托企业价值链,把价值创造与环境管理相结合。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价值链管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各个价值活动中蕴含的环境管理。基本活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活动,同时也是企业环境管理最佳的实践活动,能将辅助活动中提供的资源用到实处,在价值活动中通过绿色内部物流、清洁生产、绿色销售、绿色服务等方面执行环境管理,从中提炼出主要环境管理活动。辅助活动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支持性活动,同样也是为环境管理提供支配性资源,如政策、资金、人力、技术、环境管理能力等,把各种资源和各个活动都融入了环境管理,从环境政策、环保发展资金、绿色人力资源、绿色设计等方面提炼环境管理活动。在明确企业主要环境管理活动基础上,按照全面性、重要性、可获取性等原则,选取各个价值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企业环境管理绩效指标层和各个价值活动对应的权重;再运用模糊评价法构建企业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模型。文章以具体企业为案例进行研究,运用德尔菲法聘请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赋值,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选取相关人员对该企业环境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确定隶属度,将各指标的权重与隶属度进行逐层模糊运算,最后得出模糊评价结果。研究有助于企业识别环境活动的薄弱环节,采取改善环境措施;通过改善环境,形成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