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p130是白细胞介素6(IL-6)、IL-11、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抑瘤素 M(OSM)、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心肌营养因子 1(CT-1)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中的共用信号传导链,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已知JAK-Stat途径和MAPK途径均参与gP130的信号传导,但近来的研究提示很可能有其它的信号途径参与gp130的信号传导。AES(amino-terminal enhancer of split)分子又名gP130结合分子(Sp130 associated molecule,GAM),由19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能与gp130分子胞浆区近膜段结合。AES的N-末端约130个氨基酸中富含谷氨酰眩(Q)残基,形成一个Q结构域,与转录协同抑制分子TLE(transducin like enhancer of split)的氨基端高度同源。 在通过酵母双杂交分析确定AES通过Q结构域与Sp130分子胞浆区结合的基础上,为确定TLE1分子是否也能通过保守的Q结构域与gp130分子胞浆区结合,我们通过PCR扩增编码gp130胞浆区与TLEq分子不同结构域的cDNA,构建了含有这些不同结构域的酵母双杂交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分析证实:TLE1分子通过其氨基端的Q结构域与gp130分子胞浆区近膜段结合。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发现,我们表达并纯化了GST-gp130胞浆区融合蛋白和GST-TLE1独特性片段融合蛋白,并制备了特异性抗TLE1多克隆抗体。通过GST沉淀试验、基因转染、免疫共沉淀 第四军医大学博土学位论文 摘要 试验和 Western blot证实细胞内的天然 TLEI分子能与 GST唱pl30胞浆区 融合蛋白、外源性或天然gp 30分子结合。在构建了TLEI-绿色荧光蛋 白载体并将其与gp 30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细胞后,用抗gpl30单抗进行 问接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分子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发 现两者在胞膜附近有共存现象;而且 gp 0的表达可抑制 TLE向胞核内 的聚积。 已知 TLE可通过Q结构域形成四聚体,而且四聚体的形成对TLE发 挥转录抑制功能来说是必需的。为确定人 A E S与 TLE分子问是否存在 相互作用,我们通过**R扩增,构建了含有编码**S与**EI分子不同 结构域的。DNA的酵母双杂交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分析证实AES 与TLEI分子通过氨基端的Q结构域相互结合。免疫共沉淀试验证实这 两种分子的天然形式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在构建了红色荧光蛋白-AES 表达载体后,将其与 TLE-绿色荧尤蛋白载体共转染细胞,共聚焦显微镜 观察发现这两种分子在胞浆中有共存现象,而且AES的表达可抑制TLEI 向胞核内的聚积。提示 AES可能通过抑制 TLE进入胞核及形成四聚体 而对 TLE的转录抑制功能起桔抗作用。 有报道 TLE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升高,而 AES来源的肽段可被卵 巢癌患者的**L识别。为探讨这两种分子与肿瘤的关系,我们通过免疫 组化方法观察了宫颈癌、胃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这两种分子的表达情况, 发现胃癌组织中AES高表达,宫颈癌组织中TLEI高表达。设计、合成 针对这两种分子的反义核酸和小分子于扰RNA(SIRNA),转染宫颈癌细 胞系HeLa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发现反义核酸和siRNA均可抑制相 亡分子的表达,SinyA的抑制作日更为明显。AES的表达下降使胃癌细 胞的增殖减慢并出现部分细胞死亡,但却使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有一定 提高。TLE的表达下降使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减慢并出现部分细胞死亡, 对胃癌细胞则无明显影响。上述发现提示,TLE与宫颈癌、AES与胃癌 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