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阜阳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使用现状及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的影响,分析新型预约方式预约、数字化平台搭建等对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的影响,研究接种后的个案资料基本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并从中发现可进行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为如何依靠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客户端系统来进一步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及改善接种门诊服务质量,提高儿童家长满意度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方法以贯穿预防接种门诊日常工作“预约接种-接种过程实施-接种信息资料整理上传”主流程的三个环节为中心,收集不同干预模式下现场调查、回顾性研究的相关资料,并通过EXCEL和SPSS13.0等软件分析各种干预的有效性。结果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适龄儿童建卡率:全市的0~6岁适龄儿童接种信息信息化建设前后比较:建卡率提高(χ2=244.7,P<0.05),0~6岁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基础疫苗接种率提高(χ2=194.6,P<0.05),加强接种率提高(χ2=157.2,P<0.05)。分剂次接种情况:乙肝1、卡介苗1、脊灰1~4、百白破1~4、甲肝、乙脑1~2、含麻1~2、AC结合流脑1-2、A+C流脑多糖1~2、白破等剂次接种率均有所提升(χ2分别为:95.7、4631.0、153.1、767.1、352.2、1812.0、153.1、767.1、352.2、6330.0、1740、4936.0、2118.0、4936.0、1829.0、2012.0、2118.0、3163.0、3163.0、3163.0,P<0.05)。阜阳市2007-2010年信息化重卡率分别为1.41%、1.93%、2.49%和2.93%,至2011年为3.97%,2013年重卡率较2010年下降90%。自2011年起重卡率与上传下载频次呈负相关。(R2=1.0 F=317.8 P<0.05 y=-3.977x+8.251)。2“入户或电话预约”和“短信预约”的预约成功率分别为:95.51%、93.94%,要明显高于“口头预约(81.61%)、接种证预约(82.17%)、通知单(85.1%)”三种方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户或电话预约”与“短信预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头预约”、“接种证预约”和“通知单预约”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界首市使用新模式预约后接种及时率上升(χ2=37.5,P<0.05)。颍泉区仍采用传统模式进行预约,前后及时率无变化(χ2=1.3,P>0.05)。界首市与颍泉区均使用传统模式预约及时率无差别(χ2=2.5,P>0.05);界首市使用新模式预约使及时率较颍泉区传统模式有提升(χ2=36.8,P<0.05)。数字化接种门诊实施前后,预诊体检-等候时间(t=14.6 P<0.05)、接种登记预约时(t=6.9 P<0.05)、候种-接种时间(t=12.7 P<0.05)儿保体检时间(t=10.4 P<0.05)、总时间(不含留观)(t=28.6 P<0.05)均有所下降;缴费时间无变化(t=1.7 P>0.05);数字化前后患儿家长对门诊环境(χ2=80.9,P<0.05)、等候时间(含留观)(χ2=103.1,P<0.05)、医护人员服务态度(χ2=4.5,P<0.05)、接种现场导诊效果(χ2=64.7,P<0.05)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全市儿童个案信息完整率仅79.92%,颍州区、太和县、界首市、阜南县、颍上县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P<0.05),颍泉区要低于全市平均水平(P<0.05)。信息人员占门诊全部工作人员的比例,颍上、颍州、颍泉所占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P<0.05),临泉、界首、阜南低于平均水平(P<0.05);人均服务儿童数临泉、太和、阜南、界首要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县。线性回归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共同显示:操作人员数量、接受培训次数、门诊负责人是否直接从事操作与个案完整与否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对“预约接种”“接种过程实施”“接种信息资料整理上传”等3个接种环节的干预作用发现:1.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能够提升免疫规划建证(建卡)率,特别是流动儿童建卡率用明显的提升;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0~6岁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尤其对加强疫苗接种提升效果明显。同时信息化重卡率与儿童预防接种客户端上传、异地下载次数有相关性(负相关),且及时消除信息化重卡也有助于提升免疫规划工作水平。2.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客户端系统不同形式的预约接种模式中“短信预约”“电话或入户”预约要优于其他预约模式,新型预约模式较传统预约模式更有助于提高适龄儿童育苗接种及时率。依托信息化客户端建设的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改善了接种环境,提高了接种效率,有效减少了接种时间消耗(约25min),同时使家长对服务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阜阳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录入个案信息质量不高,影响个案信息录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从事录入操作的人数、人均参加培训次数以及门诊负责人是否直接从事信息录入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