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办法,设置3种干旱胁迫强度,干旱模拟试验共分四个处理水平:对照(CK)85%;轻度胁迫(T1)75%;中度胁迫(T2)60%;重度胁迫(T3)50%。以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冰脆李(Prunus salicina)、滇柏(Cipressus duclouxiana)和香椿(Toona sinensis)5个树种幼苗为研究对象,试验过程中对各树种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取得了以下试验结果: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幼苗的叶面积生长受到了抑制,且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受抑制程度增加,苗木的根茎比值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在干早胁迫下,试验中各供试苗木叶片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水分饱和亏缺则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重度胁迫时叶片含水量平均下降了32.6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品种间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体现了5树种抗旱差异性。3、幼苗的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POD活性随着胁迫强度的加剧,表现出一定程度上升的趋势,这表明5个树种苗木的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伤害,且这种损伤与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4、与渗透调节能力相关的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变化各异。抗旱性强的树种上述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游离脯氨酸含量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作为树种抗旱能力评价指标具有可行性。5、苗木抗早的生理生化反应是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物质复杂的生化反应,因此许多研究抗旱性生理生化反应的学者都认为不能只单一地以某些生理生化指标作为抗早性评定的标准,而应以多种生理生化指标的综合效应来判定作物或品种的抗旱性强弱。本实验在分别分析了干旱胁迫下茶树体内所测定的各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方法,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试验所采用的七种茶树品种的抗早性强弱进行了评定,结果是:香椿>冰脆李>刺槐>南酸枣>滇柏。评定的结果与栽培经验所总结的抗旱性强弱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说明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定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