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六朝是精神极为自由,极为解放,感情最浓烈的时代,也是艺术上的最为自觉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士人们找到了最适宜抒发情感的艺术样式,那就是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书法从没有象魏晋六朝时期这么辉煌,之所以如此,是与当时的玄学思潮影响分不开的。本文分为二个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分析玄学对书法理论的影响。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在人物品藻方面,重骨轻肉,重神轻形,人们欣赏的是由外在形象所表露的气度风韵,表现在书法上,则提倡爽朗的书风以及对书法神韵的推崇上。魏晋六朝的书法特点在于一个韵字,它是魏晋六朝士人人格的表现。在“有无之辨”这个命题方面,它要求人们通过有限达到无限、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形质达到神采的境界。表现在书法上,则是重书势所传达的书法意味和对书法风韵神采的追求上。在“言意之辨”方面,人们认为,“象”是用来表现“言”的,“言”是传达“意”的,人们可以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但是由于“意”意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人们无法用“言”、“象”来穷尽“意”,因此它要求人们“得意而忘象,得象也忘言”。这个理论也被借鉴到书法理论上。中国书法由重“借物取象”,到“势”,再到“意”,反映了玄学“言意之辨”对书论的影响。 第二部分分析玄学与书法家人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本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六朝士人热爱自然、追求自由、放任性情,这与玄学“越名教而任自然”有很大的关系。书法是人个性气质的表现,与时代思潮相联系,六朝书法带有强烈的个人和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求自然,任性情,重神采上。另外,玄学的影响下的“虚静”说,给书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尤其是创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