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铁路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需要2万亿人民币资金,由于投资主体、融资渠道、融资广度单一,建设资金短缺,铁道部确定投融资体制改革方向为“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
到2010年,铁路集装箱运量要达到1000万TEU,需要构建18个中心站、40个专办站、100个办理站的网络基地和班列通道,需购置27.5万TEU集装箱、5.2万辆专用车、350台龙门吊和正面吊,需资金455亿元。
本文就中铁集装箱公司扩大融资方式、选择金融工具、吸引社会资金的途径、投融资难点对策进行研讨。建议通过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实现企业融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元化。
权益性融资:铁龙公司股改融资;中心站合资公司融资;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ABS(项目证券融资)、TOT等方式融资;以私募方式吸纳保险、社保等资金投资渠道;对外承包经营班列线,承包者自购集装箱、专用车融资。
债务性融资:扩大铁路建设债券份额和品种,争取成为新兴的企业债券融资主体;扩大金融机构贷款比例,争取自借自还;合理使用国内银行贷款;有效使用外资贷款;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对技术设备采用运营租赁或全额租赁融资。
中铁集装箱公司解决投融资问题的关键:在维护铁路网完整、运输集中统一指挥的前题下,争取经营管理自主权,主要是运力保障、定价浮动、清算透明、土地划拨、税务优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