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高智能化、组织化、专业化和具有极强反侦查手段的刑事案件的频频发生,技术侦查措施在我国侦查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经历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大修”,技术侦查措施作为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终于被写进刑事诉讼法中,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又明确规定了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可以直接作为定案证据使用,这些变化均为刑事侦查的法治化迈进了关键一步。但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的种类、适用范围、适用原则、审批程序等关键内容又并未作出详细规定,这一立法规定的粗疏,为技术侦查措施在实践的具体操作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也给使用技术侦查措施是否能平衡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关系带来了危险的伏笔,让人不免对此有深深的隐忧,所以当下,完善立法,对技术侦查措施进行法律规制应当成为重要议题。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从比较典型的案例谈起,结合我国技术侦查措施入法的情况,对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的基本问题进行探析,并分析了我国技术侦查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同时在对国外技术侦查措施立法研究下,分析国外技术侦查立法值得借鉴的经验,最后针对我国技术侦查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构想。第一部分由典型的技术侦查人员使用技术侦查手段侵害公民合法权益案件入手,结合最近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中技术侦查措施入法但存在立法不完善的情形,提出了必须对技术侦查进行法律规制的话题。第二部分对技术侦查措施的基础问题进行论述,基础问题主要涉及技术侦查措施的定义和特征两个方面。研究技术侦查措施的定义是讨论技术侦查措施所有问题的逻辑起点,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明确是进行技术侦查法律规制的基础。技术侦查措施的特征主要包括技术性、秘密性、强制性、谦抑性、侵权性等五个内容,正是因为技术侦查措施的这些显著特性才需要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与研究。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我国技术侦查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这一部分覆盖了我国现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必须长期坚持不懈配合的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主要包括刑事侦查中的人权保障、规范我国技术侦查人员执法、侦查程序法治化、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及为跨国犯罪的侦查和司法协助奠定基础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技术侦查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为技术侦查法律规制域外经验借鉴,分为对域外经验总结及域外经验借鉴可行性两方面。相关国家在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适用标准、司法审查制度、人权保障等方面都有成熟、独到的经验,值得我国在建立完善的技术侦查法律规制制度的时候借鉴。论文在该部分还论述了我国借鉴域外技术侦查法律规制经验的可行性,我国需要结合国情,借鉴域外经验,使之在我国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发挥作用。第五部分对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完善进行了详细论述。本部分第一小部对我国此次技术侦查立法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立法的缺漏。第二部分从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原则、适用范围、审批程序、监督程序、救济措施、立法模式等方面对完善我国技术侦查立法提出了建议。希望通过立法的完善,在我国建立完整的技术侦查制度,发挥技术侦查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达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