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航天器都是由功能不同的分系统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在传统设计中,结构、温控、电源等分系统都是分别设计制造,然后再组装到一起。可是,多功能结构提出了崭新的设计思路。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多功能结构这一概念,并介绍了它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时所处的动态环境;
为了使得所设计的结构能够更先进、合理,在具体方案设计前,详细地研究分析了多功能的各项支撑技术,了解这些支撑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它们如何运用于多功能结构,这些技术包括柔性电路板技术、多芯片模块技术、粘结技术等等。
在前面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的结构方案;并对它们进行探讨和论证,确定最终方案形式,进而进一步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不断进行修改,使其能够更加合理.
对设计好的整机结构,利用ANSYS分析软件建立了以体单元和壳单元为主的多功能结构样机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模态分析,获得了结构动态特性。
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要求,利用ANSYS软件对多功能结构进行瞬态冲击和随机振动动态仿真,从而获取瞬态响应和随机振动响应,考察多功能结构的整体动态特性:其中详细的分析了结构在不同频率、不同加速度的激励下,结构的响应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