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临界流体萃取(Slapercritical Fluids Extraction,SFE)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提取分离技术。该技术是利用CO<2>-超临界流体(CO<2>-SCF)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待测组分。SCF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同时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利用其在临界点附近,体系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使物溶解度发生几个数量级的突变特性来实现其对物质的提取分离。通过改变压力或温度来改变SCF的性质,达到选择性地提取各种类型的化合物的目的。繁多的SCF种类中以二氧化碳最为常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F-CO<2>)具有临界温度低(31.3℃),可在常温下操作,对大部分物质呈化学惰性,有效地防止热敏性和化学不稳定性成分的高温破坏和氧化;无色无味无毒,不残留于萃取物上,无溶解污染;价廉,易得,且易制成高纯度气体,不易燃烧,使用安全;从提取到分离一步完成,操作费用低;选择性好,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有针对性地萃取有效成分等特点。故SFE(CO<2>)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应用颇多。SCF-CO<2>极性小,适用干非极性或极性小的化合物的提取,对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很低,常须加入调节剂(夹带剂),使其在改善或维持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待萃取成分的溶解度,从而提高萃取效果。SCF-CO<2>;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萃取,因其对不同种类成分的溶解能力差别大,从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目前,我国对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研究多是针对于挥发性物质的研究,这种新的萃取技术在萃取挥发性物质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方法比较,不仅萃取得到的量较多,同时萃取出的成分种类也比较多。而在植物界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挥发性物质占有很少的比例,存在更多的还是像生物碱类、黄酮类、葸醌类、皂苷类、香豆素类等成分,对于这几大类成分利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的很少,只限于对某几个植物药的萃取研究,而这几个植物药所含有的活性成分是利用传统提取方法无法提取或提取率极小的。目前这种新的提取技术还没有得到较为基础和广泛的研究,对于能够利用传统的水煎煮提取法及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出成分的大多数药材来说,如果利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是否也能够萃取出该类成分,同时在提取量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问题都等待着解决。而且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对其他类活性成分提取上还没有作出较为系统的研究,也没有作出一定的总结,总之这种新的萃取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实验室中多见于小型的超临界装置,大型超临界装置只有在少数的企业中能够看到,但极少应用,多数时间都是处于闲置状念。为了能够广泛且充分利用这种新技术,从基础研究开始;利用这种技术对提取香豆素类成分进行研究,与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总结该萃取方法在萃取香豆素类成分时的规律,为以后各种中药材的超临界-萃取研究打下基础,并积极推动这一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充分利用企业中的CO<2>-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使其能更加发挥优势,为企业带来较好的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更为国家节省了能源。
影响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主要因素有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夹带剂等。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考察法来筛选最佳的提取条件。同时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同传统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
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
(1) 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含香豆素类成分的药材;(2) 筛选每种选定的药材的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最佳萃取条件;(3)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含量测定;(4) 同传统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5) 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寻找共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