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高峰期的消退,越来越多的沥青路面进入了养护维修期。目前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市场中应用广泛的热拌再生技术,因其回收料(RAP)掺量较低、新料加热温度过高、旧料二次加热老化以及旧料加热过程中粘筒现象严重等问题制约了热拌再生技术的发展;而冷拌再生技术虽然具有更高的RAP掺量和更低的拌和压实温度,但是该技术难以生产出路用性能稳定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将热拌再生技术与温拌技术相结合生产出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WRAM),不仅可以提高RAP掺量而且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温拌再生技术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技术,符合现在提倡的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该技术的研究、应用及推广必将是大势所趋。首先,本研究对原材料进行基本性能测试,并选取市场上最为常见的Sasobit和Evotherm温拌剂制备温拌沥青,分析了两种温拌剂的温拌机理。在进行老化沥青回收试验过程中发现规范推荐的阿布森法存在三氯乙烯溶剂难以挥发完全的问题,因此提出更加可靠的改进沥青阿布森法进行老化沥青的回收。RAP的变异性将对WRAM的路用性能造成较大影响,通过室内加热、破碎、筛分工艺可以对RAP的变异性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研究了RAP预热时间对其级配变异性的影响。其次,因为在WRAM生产过程中,新旧沥青并未充分融合,导致有效沥青减少,若采用传统马歇尔试验确定的HMA的油石比进行WRAM的拌和,发现有较多的新集料难以被沥青裹覆,因此提出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适当的提高油石比。在本研究的范围内基于调和沥青的布氏粘温曲线确定WRAM拌和压实温度的方法并不可取,本研究提出采用变温击实马歇尔试验确定两种WRAM的拌和压实温度。考虑到RAP和温拌剂的加入会导致WRAM的低温抗裂性能下降,因此本研究通过四因素六水平的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以混合料低温性能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一种低温性能最优的拌和养生工艺。对采用该工艺生产的WRAM进行路用性能测试,其中RAP的掺量分别为42%、52%和57%,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选后的工艺生产的WRAM不仅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水稳性能和疲劳性能,但是不同的温拌剂种类和RAP掺量对于WRAM的各项性能的影响有所不同。再次,论文采用室内模拟实验,选取粒径范围不同的RAP和新集料进行模拟生产WRAM,降温后将裹覆在旧料表面的新旧沥青分三层进行溶解。采用红外光谱试验方法对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在WRAM拌和养生的过程中新旧沥青存在部分扩散融合。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将热拌再生技术与温拌技术相结合,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性能,选取适当的拌和养生工艺,可以达到提高RAP掺配率并且提高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目的,但是较高的疲劳寿命对应力水平的敏感程度是限制WR AM中RAP掺量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