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企业的微观管理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尤其是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政府监管、银行贷款和投资者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使信息更加真实透明,有利于企业、政府、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做出经济合理的决策,从而促进整个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然而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舞弊行为却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长此以往难免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会计舞弊的严重危害引起了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高度重视。能否快速识别会计舞弊行为,打击报表造假者已成为关乎资本市场健康有效发展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2002-2009年间我国因财务报表舞弊而受到证监部门处罚的上市公司划为舞弊组,对舞弊组每一个样本在相同的行业相同的年度找出资产最相近的对比样本构成非舞弊组,从驱动力、机会与权衡三个角度,将公司的财务特征,内控特征,外部监控特征与公司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联系起来,以实证数据发掘公司特征与报表舞弊的关联性,并且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了判别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简易模型。该模型的总体识别率可达73%,对财务报表舞弊预判有一定助益。 实证结果表明在舞弊驱动力方面,经营现金流量率和资产回报率较低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财务舞弊,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财务舞弊。存在激励契约的公司和效益低下,连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进行财务舞弊。在舞弊的机会方面,公司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对高管的监管就越得力,高管舞弊的机会变小;审计师事务所的变更和公司财务舞弊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和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可以减少舞弊的机会,而公司高层的变更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契机。在舞弊的权衡方面,笔者发现审计意见能够很好的表征管理层的权衡结果。非国有企业在经营困境下更可能舞弊,外部流通股东越多,审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就更可能抑制高管的舞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