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成形中电-热-高速效应对铝合金变形行为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成形是基于脉冲电磁力实现金属工件塑性形变的高速成形技术,具有可提高材料成形极限、抑制工件回弹和起皱等优点,是目前提升铝合金等轻质金属构件性能及制造水平最具潜力的方法之一。然而,电磁成形过程涉及电磁、热、力等多物理场耦合,导致工件变形受到高速、高温和大电流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宏微观变形行为较准静态以及其他高速成形更为复杂,相关的材料力学性能和变形机理尚未被有效揭示,限制了该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和工业化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电磁胀环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数值分析、实验测试和微观结构检测等手段,探究了工件中涡流引起的热效应以及高应变率效应等对成形过程的影响,重点阐释了多效应下的材料变形行为及微观演变机理,相关研究为深入理解电磁成形的复杂物理过程和实现成形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在理论和数值模型构建方面,分析了电磁胀环过程中电路、电磁场、温度场、结构场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COMSOL有限元软件实现了电磁胀环系统的多场耦合数值模型搭建和求解,并数值分析了放电电流、工件涡流、位移和温度等关键物理量的分布特性及变化规律。在关键物理量参数测量和铝合金力学特性实验研究方面,搭建了电磁胀环实验平台,研制了放电电流、涡流、工件位移和工件温度等实验测量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分析和实验结果,探究了不同放电能量下电磁胀环过程中铝合金的延展性以及上述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基于实验测量数据,对电磁胀环中铝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修正,进一步提高了数值模型计算的准确性,为后续参数分析和设计奠定了基础。在铝合金的热效应研究方面,分别设计了低温电磁胀环实验和多尺寸工件电磁胀环实验,探究热效应的作用机理以及热效应作用的温度范围。对于前者,采用液氮浸泡的方式来消除电磁胀环过程中铝合金的热效应作用。对比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变形速度下,热效应存在时,铝合金在高速变形下的断裂应变从无热效应时的19.9%增加至24.7%,充分说明电磁成形中的热效应可显著提升材料的延展性。同时,EBSD和TEM微观检测显示,晶粒在常温电磁胀环过程中被显著拉长和细化,具有大量小角度晶界,并存在位错交滑移的产生,说明热效应的主要作用机理为动态回复。对于后者,设计了多尺寸工件电磁胀环实验,以实现不同温度下的同速变形。研究发现,随着温度升高,铝合金的断裂应变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中最大断裂应变出现在189℃时,为30.8%,而温度升高至400℃以上时,工件的断裂应变急剧降低至准静态情况以下。在此基础上,提出电磁成形的最佳变形温度范围的概念,该温度区间为160~200℃。最后,通过EBSD检测,从微观角度说明了最佳变形温度范围的存在。其中,温度低于最佳变形温度范围时,动态回复没有发生,而高于最佳变形温度范围时,动态回复作用逐渐由动态再结晶替代,二者均不利于塑性变形的发生。在高应变率效应研究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涡流全屏蔽电磁胀环方法,以探究纯高应变率效应作用下铝合金的变形行为,设计并研制了带集磁器结构的涡流全屏蔽电磁胀环实验系统,实现涡流(电流密度)屏蔽超过90%,工件最大温升仅为1.4℃。在此基础上,对比探究了不同放电能量下铝合金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变形速度下,纯高应变率作用下铝合金的延展性明显小于有涡流作用的电磁成形过程,而应变率的增大将显著提高铝合金的延展性,进一步增大应变率可以使其延展性达到传统电磁成形系统的同等水平。最后,通过比较常温电磁胀环、低温电磁胀环和涡流全屏蔽电磁胀环的实验结果,对电磁胀环过程中的多效应进行了解耦分析。宏观断裂应变结果表明,材料延展性的提升主要取决于高应变率效应和涡流热效应,与涡流电效应关联度较小。微观结构分析方面,涡流热效应可以促进塑性变形时晶粒的拉长和细化,诱导动态回复的发生;涡流的电效应是影响电磁成形中铝合金晶粒取向及微观织构的主要因素,且可以提高晶粒尺寸的均匀性,一定程度上加速晶粒的细化;高应变率效应可以加强晶粒的细化,并由于塑性变形热的局部累积导致少量动态回复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少制造成本、提高焊接效率,让机器人能适应不同形状的焊缝,具备类似人一样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提出将基于强化学习的路径规划智能算法运用在焊接机器人上。在采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构建焊接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激光雷达让机器人拥有感知焊缝的能力;接着基于改进的深度Q网络算法,利用神经网络拟合机器人的自主决策函数,让机器人能自主选择合适的动作;最后结合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和Gazebo仿
第一部分 Aβ1-40通过上调周细胞CD36的表达导致血脑屏障破坏目的:周细胞是神经血管单位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当BBB的守门人,过量的Aβ在大脑中的生成和沉积进一步导致周细胞死亡,诱导血脑屏障破坏。CD36是参与Aβ转运的一种多功能糖蛋白,敲除CD36的表达能抵消APP/PS1小鼠导致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并且能增加周细胞的数量还可以诱导周细
第一部分牛磺熊去氧胆酸减轻顺铂致听毛细胞损伤目的:探明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顺铂致大鼠听力损失的拮抗效应,揭示TUDCA对顺铂作用下听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1)体内实验:选用1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给予腹腔泵注12mg/kg顺铂(持续时间>30分钟)。右耳于顺铂给药前1小时鼓室注射0.5mg/ml无菌TUDCA,左耳注射等量PBS。分别于给药前后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
研究背景: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HCC)相关死亡占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位,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由于致病因子和人口结构等因素改变,目前全世界肝癌发病人数正在不断上升。早期肝癌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然而术后大约~75%的患者在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同时大部分患者在肝癌进展期才被发现,因此肝癌总体预后没有获得明显改善。因此探究肝癌转移机制,寻找肝癌潜在干预方式至关重要。变异或功能异常的转录因子通过调节基因异常
巨噬细胞产物能影响机体的代谢水平,如引起肥胖的发生。代谢性适应也是巨噬细胞极化和可塑性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巨噬细胞在炎症、稳态和免疫调节中发挥功能。Kdm2a催化的H3K36me2去甲基化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作用,但其在巨噬细胞及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尚未被阐明。在该项目研究中我们发现,巨噬细胞中特异性敲除Kdm2a可以增强巨噬细胞脂肪酸摄取和脂解作用,调
学位
锂离子电池作为兼具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的能量存储器件,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交通设施等设备中。然而,商业锂离子电池处于高温环境(>55°C)时,聚烯烃隔膜的热收缩引发的内短路易使电池发生热失控,且传统电极中粘结剂的失效也会使电极材料脱落,导致电池的严重安全事故,无法满足航空航天、石油工业等领域在高温环境的应用需求。为了实现锂离子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亟需设计制备安全稳定的锂离子电池隔
学位
近年来,受大脑工作机制启发建立具有人类水平的类脑智能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借鉴大脑的信息处理方式,建立存算一体的神经网络以实现具有学习、记忆及产生情感等能力的类脑智能是必要的。然而当前有关类脑智能的诸多研究并未基于神经元、突触等基本单元构建存算一体的类脑信息处理架构,导致无法执行分层和并行的信息处理,不能有效解决冯·诺依曼瓶颈,且由于过多地简化了大脑的相关工作机制,使得所实现的功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