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了解医院院内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易感病原菌分布种类、多重耐药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防范医院感染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临床提高病原菌微生物送检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防范医院感染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医院感染调查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管理领导小组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组成。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的要求,确定调查启动时间,科室按照最少每50张床位配备一名感染质控调查人员,科室安排一名主治医师职称及护理人员作为科室质控人员,医院感染科在调查前3-7天统一培训调查人员,掌握调查的目的、方法及数据采集,质控人员应完善住院患者所有与院内感染有关的检查项目。采用每个患者床旁调查与调查住院病历结合,填写《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表》;院感科对调查当天医院感染患者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特别强调已经调查过的患者如果当日转科应注明,不再重复调查。结果:2011年医院感染应查917例,实查906例,实查率通过98.80%;发生医院感染6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7.62%;2012年实查1274人,发生医院感染89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99%,均高于日常连续性调查结果。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居前五位是综合ICU、新生儿组、神经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和普外科;2012年医院感染前五位是ICU、新生儿监护室、神经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和血液内科。2011共年检出病原菌37株,微生物送检标本121份,病原菌检出率30.58%;2012年检出病原菌52株,微生物送检标本165份,病原菌检出率31.52%。两年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2011年调查906人次,使用抗菌药物512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51%,2012年调查1274人次,抗菌药物使用605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49%.医院感染前五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腹腔内组织、泌尿道、浅表切口及皮肤软组织;2012年院内感染前五位依次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腹腔内组织、浅表手术切口及上呼吸道。两年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011年主要为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放疗化疗为主;2012年危险因素依次为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血液透析和放疗化疗。结论:1、两次医院感染现患率水平保持平稳,均低于全国院感现患率<10%的要求。2、科室分布上ICU、新生儿监护室及神经内科感染现患率高于其他科室,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4、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以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及动静脉插管为主。5、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分支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6、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以第三代头孢最多,抗生素使用高于国家标准,内科、小儿科以治疗为主,外科、妇科、产科等手术科室以预防用药为主。临床上病原体送检率低,医生凭经验用药、预防用药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