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产品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价格风险也随之不断加强。建立有效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体系是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最有效的工具是农产品期货和农产品期权,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水平较低,其在服务农业实体经济中困难颇多。与农产品价格保险的融合,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农业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大大增强。2014-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均表明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是金融服务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但国内学者对当前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运作模式中农产品价格保险保障价格科学性的确定和运作模式的可复制性等方面还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的主要工作是着眼于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产品运作模式的深入分析,在学者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推广难题的思路:首先,本文基于复杂适应性理论(CAS)为理论基础,剖析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模式的复杂性特征,以及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系统的运作机制;其次,以新湖期货玉米“价格保险+期货”等运作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系统运行机制的应用性进行分析,发现新湖期货玉米“价格保险+期货”等完全契合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和运作机制;再次,为说明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系统运作机制的工作过程,先后使用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复杂适应系统(CAS)中的刺激——反应模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农场参与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选出显著性较高的影响因素为固定资产价值;以此为据分析了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在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系统中的刺激——反应过程,结论是家庭农场风险管理策略得以优化,该系统功能得以强化,并总结出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系统的运作特点;最后,建议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健全监管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