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表面C型凝集素受体CLEC-2表达差异对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982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CLEC-2过表达/si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瞬时转染树突状细胞  目的:构建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CLRs)CLEC-2过表达/siRNA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并将其瞬时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方法:  1.免疫磁珠分离、培养以及鉴定胎盘和蜕膜来源的DC;  2.构建CLEC-2过表达/siRNA慢病毒载体并转染DC;  3.抽提转染CLEC-2过表达/siRNA慢病毒后的DC的总RNA;  4.Real-Time PCR检测DC转染慢病毒前后的CLEC-2基因mRNA表达量。  结果:  1.从胎盘分离纯化得到的DC,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为(82.6±2.4)%;  2.根据Genebank数据库成功构建了过表达CLEC-2基因慢病毒及CLEC-2基因siRNA慢病毒,病毒量为1×1010Unit;3.将构建的两种慢病毒转染DC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被转染的阳性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GTP)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分别为85%及82%左右;4.Real-Time PCR检测发现过表达CLEC-2基因慢病毒转染DC后mRNA相对含量均值为(14.26±0.47)%,较空白未转染的DC表达量((1.67±0.19)%)有明显上升(P<0.01);CLEC-2基因siRNA慢病毒转染DC后CLEC-2的mRNA相对含量均值为(0.03±0.01)%,较空白未转染的DC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  结论:  1.成功构建了表达人CLEC-2-siRNA的慢病毒载体,它能有效沉默CLEC-2基因在胎盘DC中的表达并获得了其瞬时转染的DC;  2.成功构建了过表达CLEC-2的慢病毒载体,它能有效的在体内发挥基因过表达效应并获得了其瞬时转染的DC。  第二部分树突状细胞表面CLEC-2表达差异对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CLEC-2过表达/siRNA慢病毒载体,观察胎盘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表面CLEC-2过表达或低表达对人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s,EVCT)侵袭力、粘附力及凋亡率的影响。  方法:  1.通过质粒转染和RNA干扰技术获取过表达CLEC-2的DC和低表达CLEC-2基因的DC;  2.分离、培养以及鉴定人原代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然后与过表达CLEC-2基因的DC和低表达CLEC-2基因的DC共培养;  3.体外侵袭试验,检测共培养前后的滋养细胞侵袭能力;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共培养前后滋养细胞的凋亡情况;粘附能力实验检测共培养前后滋养细胞的粘附能力。  结果:  1.侵袭能力:EVCT与过表达CLEC-2基因的DC及T、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共培养后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EVCT与低表达组的DC及T、NK细胞共培养后侵袭能力明显弱于对照组,(P<0.01);  2.凋亡率:EVCT与过表达组的DC及T、NK细胞共培养后凋亡率为(3.9±0.8)%,与对照组的凋亡率(1.1±0.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EVCT与低表达组的DC及T、NK细胞共培养后凋亡率为(8.2±1.4)%,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  3.粘附能力:过表达组EVCT粘附能力为对照组的(94.2±2.3)%,而低表达组为对照组的(52.8±1.5)%,EVCT粘附能力显著下降(P<0.01)。  结论:抑制DC表面CLEC-2表达可使EVCT的侵袭能力及粘附能力显著减弱、凋亡率显著增加,提示DC表面CLEC-2表达异常可能是滋养细胞免疫损伤和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办公职员技能》课程为研究者在所在高职院校讲授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面向礼仪文秘专业,旨在培养能写、会做、善于沟通的办公职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文秘专业实操课程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研究者引入了几种任务驱动教学法,经过两个学年、两个班级的纵向、横向对比,研究者认为,运用新媒体技术,采用探究型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更适用于高职《办公职员技能》等文秘专业实操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文秘专业;实操课程;探究型
摘要:随着科技高速、蓬勃发展,便利的交通和电信技术的进步缩短了国内外的沟通交流距离,信息化开始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新媒体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在它高速发展的今天,带给我国的新闻行业新的起点和机遇。本文讨论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者的工作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以及探究新闻编辑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从而让新闻行业朝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当代生活的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媒介素养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生存及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电视等传统媒体应将挑战转为机遇,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及元素,为自身的职业素养注入新的内涵,重新认识新时代下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电视记者;新媒体时代;职业素养;社会责任  一、新媒体时代电视记者的职业素养  (一)树立新媒体思维  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拥有众多表达自我意见的新媒体
摘要:本文就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培育策略,以期能够为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一、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下,其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从积极层面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变得越来越繁杂,在这些信息中有许
本研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使用小鼠的卵丘细胞为供核,去核的GV卵浆为受体进行核移植,观察其染色体分离规律,并对重构卵母细胞的受精、胚胎发育能力以及纺锤体形态进行观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各種移动信息终端普及背景下,已经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面对新的学生群体,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也应与时俱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基于现代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模式进行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发展。  关键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