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CLEC-2过表达/si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瞬时转染树突状细胞 目的:构建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CLRs)CLEC-2过表达/siRNA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并将其瞬时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方法: 1.免疫磁珠分离、培养以及鉴定胎盘和蜕膜来源的DC; 2.构建CLEC-2过表达/siRNA慢病毒载体并转染DC; 3.抽提转染CLEC-2过表达/siRNA慢病毒后的DC的总RNA; 4.Real-Time PCR检测DC转染慢病毒前后的CLEC-2基因mRNA表达量。 结果: 1.从胎盘分离纯化得到的DC,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为(82.6±2.4)%; 2.根据Genebank数据库成功构建了过表达CLEC-2基因慢病毒及CLEC-2基因siRNA慢病毒,病毒量为1×1010Unit;3.将构建的两种慢病毒转染DC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被转染的阳性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GTP)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分别为85%及82%左右;4.Real-Time PCR检测发现过表达CLEC-2基因慢病毒转染DC后mRNA相对含量均值为(14.26±0.47)%,较空白未转染的DC表达量((1.67±0.19)%)有明显上升(P<0.01);CLEC-2基因siRNA慢病毒转染DC后CLEC-2的mRNA相对含量均值为(0.03±0.01)%,较空白未转染的DC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 结论: 1.成功构建了表达人CLEC-2-siRNA的慢病毒载体,它能有效沉默CLEC-2基因在胎盘DC中的表达并获得了其瞬时转染的DC; 2.成功构建了过表达CLEC-2的慢病毒载体,它能有效的在体内发挥基因过表达效应并获得了其瞬时转染的DC。 第二部分树突状细胞表面CLEC-2表达差异对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CLEC-2过表达/siRNA慢病毒载体,观察胎盘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表面CLEC-2过表达或低表达对人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s,EVCT)侵袭力、粘附力及凋亡率的影响。 方法: 1.通过质粒转染和RNA干扰技术获取过表达CLEC-2的DC和低表达CLEC-2基因的DC; 2.分离、培养以及鉴定人原代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然后与过表达CLEC-2基因的DC和低表达CLEC-2基因的DC共培养; 3.体外侵袭试验,检测共培养前后的滋养细胞侵袭能力;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共培养前后滋养细胞的凋亡情况;粘附能力实验检测共培养前后滋养细胞的粘附能力。 结果: 1.侵袭能力:EVCT与过表达CLEC-2基因的DC及T、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共培养后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EVCT与低表达组的DC及T、NK细胞共培养后侵袭能力明显弱于对照组,(P<0.01); 2.凋亡率:EVCT与过表达组的DC及T、NK细胞共培养后凋亡率为(3.9±0.8)%,与对照组的凋亡率(1.1±0.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EVCT与低表达组的DC及T、NK细胞共培养后凋亡率为(8.2±1.4)%,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 3.粘附能力:过表达组EVCT粘附能力为对照组的(94.2±2.3)%,而低表达组为对照组的(52.8±1.5)%,EVCT粘附能力显著下降(P<0.01)。 结论:抑制DC表面CLEC-2表达可使EVCT的侵袭能力及粘附能力显著减弱、凋亡率显著增加,提示DC表面CLEC-2表达异常可能是滋养细胞免疫损伤和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