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S.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诗歌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对英国诗歌有着卓越的贡献,他通过自己的诗和文学批评影响甚至改变了一代人的文学趣味,创立了一套新的鉴赏标准。在他的诗作发表后的半个世纪中,指责他的诗歌缺乏创造力,充满陈词滥调和宗教思想的都大有人在,但是在批评声中艾略特并没有销声匿迹。相反,越来越多的批评家们意识到他的诗歌的重要性,并从不同的视角对其作品进行了分析。本文旨在探索艾略特在面对西方社会重重危机时寻求的精神拯救之路。
本文主要以艾略特的两首长诗《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诗人的拯救历程。艾略特在《荒原》中大量运用死亡与再生原型,如水、火及荒原等意象表达拯救现代荒原的渴望。由于这些意象都具有双重含义:即指毁灭,又指复活重生的可能,因此借助它们的内涵,揭示艾略特不仅指出了精神贫瘠的现代荒原,和有肉无灵的荒原人,还表达了他拯救这一切的希望。《四个四重奏》则揭示了他在表达了拯救人类文明的希望后所要探寻的拯救途径。在《荒原》中,艾略特认为导致形成现代荒原的是人们精神追求、道德信仰的丧失,因而诗中蕴涵了重建某种信念与理想,拯救人类社会的渴望。这种拯救在《四个四重奏》中得以实现,那就是皈依基督,构建基督社会赎救现代文明。艾略特在诗歌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宗教拯救途径:上帝之道、谦卑与祈祷、遁入黑暗以及炼狱和净化。
艾略特是时代精神敏锐的感知者和思考者,他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类和社会的深切关注。虽然他过于强调道德和宗教的约束力而忽略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但是他表达了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忧虑,同时也传达了重建美好社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