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阿司匹林具有强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但部分患者尽管已正规、足量地服用了阿司匹林,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仍然会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经过实验室检测后发现这类人群的血小板聚集能力不能被很好地抑制。因此有人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 AR)这一概念。阿司匹林抵抗(AR)是指阿司匹林治疗未能达到预期的生物学效应(如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素的生物合成或使出血时间延长等)或未能预防动脉硬化性血栓事件的现象。阿司匹林抵抗使血栓事件的危险性及心脑血管相关的死亡事件增加,因此我们如能发现和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血栓弹力图仪可以检测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阿司匹林抵抗。在本文中我们通过血栓弹力图仪测得的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的抑制率变化将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阿司匹林半抵抗组与阿司匹林敏感组,并探讨阿司匹林抵抗可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脑梗死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研究目的探讨每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 AR)现象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择86例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82.39±3.17岁),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至少连服7天后,应用我院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的抑制率,抑制率<20%为阿司匹林抵抗(AR),抑制率>50%为阿司匹林敏感(AS),两者之间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记录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史,采集清晨空腹血进行血生化和血细胞分析,详细记录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脂蛋白a、年龄、尿酸、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 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ocrit, PC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同型半胱氨酸等测定数值,并用我院血管彩超仪测双侧颈动脉、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等各项指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各项临床特征差异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结果1.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中AR+ASR发生率为45.35%。2.发生AR与ASR患者的空腹血糖、TCH、 LDL、尿酸、吸烟人数等较AS患者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AR+ASR组与AS组相比甘油三酯、左颈动脉阻力指数、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与阿司匹林抵抗有一定相关性,而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甘油三酯、左颈动脉阻力指数、APTT均不是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在75-84岁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中,AR+ASR组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均高于AS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85岁以上年龄组患者中,AR+ASR组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计数、尿酸、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左颈动脉阻力指数均高于AS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组患者平均年龄、高密度脂蛋白、APTT、左颈动脉血流速度(Vmax)均小于AS组患者,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年龄段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比例较低。结论1、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不同年龄段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比例较低。2、TG、左颈动脉阻力指数、APTT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存在相关性,但均不是其独立危险因素。3.空腹血糖、TCH、LDL、尿酸、同型半胱氨酸、PDW、PLT、吸烟、高血压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神经症状的胸腰椎转移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合并神经症状的胸腰椎脊柱转移瘤
通过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深度解读,教师要把物理学史、前沿科技、实验创新等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中.结合精英中学的“6+1”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环节:导出起点;
期刊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就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