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男子跳高项目曾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曾有两人4次打破世界纪录。目前,我国男子跳高纪录还是由朱建华于1983年所创造的2.39m。历经27年的时间,2.39m无人问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技术细节作一次剖析,以寻求制约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跳高技术的“症结”,为我国男子跳高运动的再一次腾飞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4个环节所构成,其中起跳技术是跳高技术的关键技术,而起跳技术又是由“蹬伸与摆动”技术所组成,也就是说“跳高起跳的动力源是由摆动腿的支撑效应与起跳腿的蹬伸效果共同组成的”。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参加2009年10月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田径比赛前11名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的摆动技术进行解析,旨在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技术中的摆动腿技术运动学研究,探讨其技术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找出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中的摆动腿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起跳技术理论,为教练员、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结果表明:(1)背越式跳高摆动腿在起跳过程中的摆动是以髋关节为轴进行摆动的。摆动腿的摆动方式有“折叠式”与“屈腿式”两种。(2)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着地瞬间的着地角、髋角和起跳腿着地瞬间的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3)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最后一步助跑摆动腿着地瞬间的着地角和着地髋角与腾起角、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跳高专项比赛成绩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4)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起跳腿着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重心腾起垂直速度、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08与-0.682。(5)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起跳腿踝关节的摆动速度与起跳腿着地瞬间的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38和0.627。(6)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重心距摆动腿着地点的水平距离平均为0.67m。摆动腿着地瞬间水平速度的平均值为7.68m/s,摆动腿在最大缓冲时的水平速度平均值为7.01m/s,所有运动员的水平速度都有不同程度下降。(7)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平均为141.9°;摆动腿在蹬伸阶段,膝关节与踝关节最大角速度分别为474.3±132.60/s与761.0±158.7°/s。(8)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后一步步长、步长/身高指数值均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而且他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9)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6与0.913。(10)背越式跳高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开始和发动部分,是起跳的第一动力源(原动力),起跳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继续和结束部分,是起跳的第二动力源(主动力)。二者共同构成了起跳“动力源”,即背越式跳高起跳的“双动力”并针对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摆动腿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最近,一部名为《美国工厂》的纪录片在国内迅速走红,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尽管这部纪录片名为《美国工厂》,其主创团队也来自美国,但片中的“主角”,却是一家中国民企——福耀玻
报纸
目的观察评价经内镜热极治疗糜烂性胃炎的可能性、疗效和操作方法。方法对狗胃粘膜作热凝实验和对43例糜烂性胃炎经正规抗酸、抗菌药物处理后 ,采用热极热凝治疗 ,并观察其效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制订完善的引导方案,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民间美术资源作为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选项之一,幼儿园教师要
教育大数据挖掘通过对教育领域的各种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从而指导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文章在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首先给出教育大数据挖掘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4只成熟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SF
摄像机标定与畸变图像矫正是摄影测量、视觉检测、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而且在测绘、工业控制、导航、军事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摄像机标定是建立三维空间物
经济主体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将会出现失灵。为了研究这一特性,以经济主体价格弹性的为切入点,研究其对另一经济主体的影响。通过以外部边际成本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利用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场域,课堂教学的效果、互动的程度依赖于课堂语言的流畅与丰富程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时间刻度分明的课堂交流中能够准确使用语词,恰当运用语法
本文介绍了梁瑞华教授的扬琴艺术生涯,对其创作和改编的扬琴作品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归纳了他在扬琴记谱规范化方面的突出成绩,总结了他对扬琴击弦法、持竹法科学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