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手工推注和微量注射泵注射两种注射方式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麻醉平面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种注射方式分别在不同注药速率对麻醉平面的影响。方法:120例行择期肛周手术的患者按注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手工推注组,n=60)和B组(微量注射泵组,n=60),两组再根据将局麻药物推注到蛛网膜下腔所用时间的不同各分为三个亚组,即6秒组(A1组,B1组)、15秒组(A2组,B2组)、100秒组(A3组,B3组),各亚组均为20例。患者取右侧卧位,于L3-4椎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顺利流出后,手工推注组和微量注射泵组分别以手工和微量注射泵两种注药方式以不同的注射药物时间(6s、15s、100s)将2ml 0.5%等比重盐酸布比卡因溶液(0.75%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2ml和0.9%氯化钠注射液1ml的混合溶液)注射到蛛网膜下腔。从注药开始患者维持右侧卧位2min后迅速转为截石位,术中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无创血压及指端脉氧饱和度监测,如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改变则在必要时给于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分别记录各组患者的最高麻醉(痛温觉)平面以及达到最麻醉平面的时间,分别记录入室的生命体征,注药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的麻醉平面和生命体征,最大运动阻滞分级,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等等。结果:A3组最高麻醉平面(T6.2±1.37)比A1组(T7.8±1.28)和A2组(T7.7±1.45)更高(P<0.05)。B3组最高麻醉平面(T6.5±1.36)比B1组(T8.3±1.22)和B2组(T7.9±1.05)更高(P<0.05)。B3组感觉阻滞时间(361±70.76)min比B1组(284±75.41)min更长(P<0.05)。B1组的运动阻滞时间(228±78.56)min和感觉阻滞时间(284±75.41)min均比A1组运动阻滞时间(290±88.83)min和感觉阻滞时间(351±102.45)min更短(P<0.05),但两者的最高麻醉平面、达最高麻醉平面时间、心率、血压均无差异(P>0.05)。结论:0.5%等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时极慢的注射速度其麻醉平面高于较快的注射速度;微量注射泵和手工推注两种注药方式对蛛网膜下腔麻醉的麻醉平面并无影响;同时两种注药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无差异;但当注药速度非常快时,微量注射泵的使用可以使运动和感觉阻滞时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