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记忆领域,生命性效应是指被试记忆生命性材料的成绩要好于记忆非生命性材料成绩的现象。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是否存在,这种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二是验证自然选择理论可否解释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为了探究上述问题,设计了以下两项研究,共四个实验。研究一由两个实验构成,以真词和非词为材料,考察了项目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实验1以大学生为被试,使用非词材料,要求被试通过阅读短句判断非词的生命属性,随后对一系列非词进行再认。结果显示:被试对被赋予生命性非词的记忆成绩与被赋予非生命性非词成绩无显著差异。实验2以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具有不同生命属性的真词材料,要求被试先对材料是否具有生命性进行判断,然后对一系列真词进行再认。结果显示:生命性真词的记忆成绩要显著好于非生命性真词,出现了生命性效应。研究二也由两个实验构成,从组织型来源记忆和来源型来源记忆两个方面,考察了来源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实验3以大学生为被试,对时间来源和位置来源中的生命性效应进行了考察。不同生命属性的刺激被随机分配在屏幕的左边或右边,且同时被随机分配到三个时间段中呈现,在测试阶段除了要再认出之前学习过的刺激,也要回忆出刺激出现的位置和时间段。结果显示:被试在位置来源记忆中出现了生命性效应,而在时间来源记忆中没有出现生命性效应。实验4以7岁、9岁、11岁和20岁的被试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他们在颜色来源记忆上的表现。在学习阶段,不同生命属性的刺激以蓝色或红色出现,在测验阶段,除了要再认出学习过的刺激外,也要判断出当时这个刺激是以什么颜色出现的。结果显示:所有年龄段的被试在项目记忆上均表现出生命性效应;7岁和9岁的被试在颜色来源记忆上没有出现生命性效应,而11岁和20岁被试则在来源记忆上表现出显著的生命性效应。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项目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与来源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都具有边界条件。(2)项目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与来源记忆中的生命性效应出现了发展的分离。(3)自然选择理论不能解释生命性效应的所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