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S)-原人参二醇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angs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S)-原人参二醇为原人参二醇型皂苷的苷元,来源于人参、三七、西洋参等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以及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20(S)-原人参二醇属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水溶性差,具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由于抑郁症患者需长期用药,因此本文拟将20(S)-原人参二醇制成可以长期缓慢释药的微球制剂,期望为患者解决频繁给药带来的不适,提高患者长期用药的顺应性。   本文制备了药物磷脂复合物及复合物纳米粒子,再以药物和复合物纳米粒子分别制备微球,对两种微球进行体外释放评价,并对体外释放较好的药物微球进行了初步药动学研究。   第一,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20(S)-原人参二醇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筛选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投料比例为2∶1,反应物浓度为20mg·mL-1,反应时间为5h,验证试验表明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并以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组装药物磷脂复合物制备了复合物HAP纳米粒子。   第二,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20(S)-原人参二醇PLGA微球制备工艺;并建立了20(S)-原人参二醇磷脂复合物HAP纳米粒子复合微球制备工艺;考察两种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表明,药物PLGA微球和复合微球的体外长期释放均无明显突释,药物PLGA微球在第38天时累积释放率高达83.62%,复合微球在第33天时累积释放率仅达50.87%,释放曲线均符合Higuchi方程,说明其释放均以扩散机制占主导地位,二者体外加速释放和长期释放相关性均良好。   第三,以大鼠为受试动物,对体外释放较好的药物PLGA微球进行了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药物PLGA微球在给药后第15d时已检测不到血浆中药物,20(S)-原人参二醇原料药及PLGA微球在大鼠体内动力学过程均符合单室模型,其体内药动学参数显示,t1/2由0.17d延长到2.97d,Tmax由14.4min增加至0.7d,MRT也增至4.55d,体现了明显的缓释特征。   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将20(S)-原人参二醇制备成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可行,微球质量可控,药物PLGA微球在体内外均体现出较好的缓释效果,为难溶性药物的微球制备工艺提供了相关研究工作基础。
其他文献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常用的大宗药材,是调解百药的首选佳品,有“十药九甘草”和“药中国老”之称。甘草酸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近年来野生甘草禁止采挖,栽培甘草已经成为主流商品,但栽培甘草存在品质退化及甘草酸含量低等问题,因此能否提高栽培甘草的质量,是制约甘草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
目的: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成熟、可靠检测类过敏反应的试验方法,更没有系统检测类过敏反应的评价体系。本研究依据类过敏反应发病特点,从细胞、组织、整体三个层次对药物类
本文以丹参不同提取方法制得的提取物为模型药,在比较不同提取物粉体性质的基础上,采用热熔包衣技术对其进行包衣研究,并对包衣后粉体的性质、体内外释药和稳定性进行考察。  
本文应用线性预测模型和相应的计算程序对煤矿井下刮板运输机进行了市场容量的技术预测,并得出了我国“八五”、“九五”期间市场容量的预测结果。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做好政府各项工
中药注射剂在我国已经有80余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尤其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目前,获得CFDA批准的中药注射液有121种,866个批准文号。2011年我国中药注射剂市场
美国华盛顿州秀岚社区学院作为美国社区学院的优秀成功典范,其“职业技术类两年制副学士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典型的美国特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就业为目标,以学生能
采用吸附量测定及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糊精在改性的石英表面和金红石表面的吸附机理。发现糊精并不像文献中所报道的因疏水键合作用而吸附,而是通过与矿物表面金属羟基络合物
1.目的:  复方配伍使用时不同中药的众多成分间构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体系,这些相互作用是复方整体效应的重要基础。肝脏Ⅰ相药物代谢酶是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诱导和抑制药
中文图书自动分类是对书名和摘要信息进行中文分词,为标题和摘要的特征词赋予不同的权重,根据特征词的权重对图书进行分类。基于svm的机器自动分类和层次分类两种自动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