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5月,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出台《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办法》及配套指南,标志着中国版“高收益债券”或“垃圾债券”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这为解决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渠道少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是我国债券市场一项重大创新举措,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契合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需求意义重大。目前法律对于中小企业私募债(或称“私募债”)规定较为灵活,设定了低要求的发行准入门槛、简化发行程序、便利操作,并且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目前其他债券品种,所以在推出之初立即受到广大投资者的争相抢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行数量的增多,该品种债券所固有的高信用风险特征日益显现,投资者初期疯狂抢购的态度,逐渐转为观望态度,审慎考察其所蕴含的信用风险。由于中小企业对私募债推出时间较短,目前对其信用风险的控制与监管研究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尝试通过对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信用风险防控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法学研究,无论对于私募债的法律实践还是多层次债券市场的建立与健全,都应该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所产生的信用风险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尤其是分析信用风险的法律监管。最终得出中小企业私募债因其自身特点而导致其信用风险与生俱来,但有效的法律制度设计和安排能够起到防范、降低和化解信用风险的良好效用,并真正发挥通过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对中小企业深入发展的应有作用。全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对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初步介绍,包括私募债券的起源和私募债的概念,然后通过表格的对比形式将私募债与其他债券品种进行比较,阐明其特点。其次从法律角度来解读私募债的信用风险。最后提出私募债信用风险内涵。第二章是由中小企业私募债信用风险产生的表现形式、信用风险形成的理论分析以及信用风险的产生现实根源三个层次组成,论述中小企业私募债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第三章详细介绍了美国高收益债券的发展概况及其信用风险防控制度,同时也简单介绍了欧洲和韩国的高收益债券发展状况及相应的信用风险防控法律制度或创新方法,通过研习成熟债券市场高收益债券信用风险监管规则,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信用风险法律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四章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私募发行自由化而加大信用风险,如何在防范信用风险的同时提高私募发行效率,发挥其应有的特点和功能。本章得出,完善信用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可以更好地防范信用风险发生,是平衡管制与自由的有效手段。因此,本章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制度、信息披露形式、信用评级以及增信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最终提出信用风险的法律监管意见。